
原标题:“35岁女管帐,月薪4500迫赋闲”:比不尽力更可怕的,是你的瞎尽力
在倡议“斗争”“进步”的现代生活中,尽力成了许多人的常态,好像尽力是处理一切问题的方法,可终究的成果却并不如人愿,其实比“不尽力”更可怕的,是“瞎尽力”。
图片来自:金蝶精斗云
尽力需求有方向,有清晰的方针,而不是一股脑地举动。
我有一个朋友,本年35岁,月薪4500。朋友小瑾在一家小公司当管帐兼总经理助理,她是一个进步的姑娘,期望自己能在作业上有所开展。
每天,小瑾都会早早地到达办公室,有时还会自动加班,她的尽力,是众所周知的。但本年现已35岁,小瑾的职位薪资并没有提高。
本来,小瑾尽管尽力,但每天都是低水平的勤勉,跑腿打杂、核对发票、端茶倒水、订机票酒店……
她每天把自己陷在这些重复性作业里繁忙,没有清晰的提高方针,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怎么把作业做得更好。
尽管她现在有10年的管帐经历,才能却没有太大提高,也没有构成自己的中心竞争力, 这样的“瞎尽力”,作业天然难以开展。
没弄清楚方向就瞎尽力,越尽力,就可能离自己的方针越远。
就像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邓超扮演的主角马皓文对儿子所说的:“ 人生就像射箭,愿望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
没有方向的瞎尽力,不如不尽力。
其实,面临职场难题,最简略的方法便是把注意力会集到详细的工作上:化焦虑为继续生长的动力。
继续学习是你身上最值钱的才能。
身边有许多30-35岁的财政人,都在权衡:我的才能究竟值多少钱?我的中心竞争力是什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