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有没有发现,娃一上中班,家里的气氛就开端不一样了。
咱们收到一些“中班、大班焦虑”家长的留言
之前,总觉得我家娃小着呢,放放风也没啥,但一到中班、大班,家长们就坐不住了,眼瞅要上小学,现在不搞学习如同不行了。
如果娃上了小学跟不上怎样办,所以,着匆促慌给娃报个班,想着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咱们一个搭档,也要给5岁的儿子报幼小衔接班,去线下组织一问都要 4000+ ,贵也就算了,好的班老早就被抢完了。
一看内容,就直接学了小学的常识,这不是超前学习了吗。
有一位幼儿园园长朋友说过,3~6 岁学前阶段,家长重不注重娃的思想才能,真的差许多。
思想好的孩子,往往思想灵敏,反响快。上了小学后,优势更显着,学什么都快,很简单赶超他人一大截。
思想差的孩子,逻辑性、推理才能或空间才能都相对较弱,行完事皆难。
思想好的孩子,说话、就事、写文章都有条理性,解决问题有办法。不但数学好,学习其他科目也很简单。
所以说,优异的思想才能才是孩子未来学习的中心引擎。想要让娃上了小学更轻松,一定要先打好思想的根底。
那娃的思想才能究竟怎样培育好呢?
不要只盯成果,考虑进程更重要
去幼儿园调查,你会发现一些小朋友,10以内加减法背得很娴熟。
比方,问他10-4=?能信口开河6。但一问,10块积木,拿走4块,还剩几块这种问题,孩子竟然就不知道了。
这样仅仅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数学常识,背出一个答案,孩子并不了解运算的办法,连考虑的进程都没有。
但其实,比起记住了多少常识,重视答案对不对,考虑的进程才是“涨智商”的要害。
不要成人式教育,要尊重认知规则
许多家长,为了教会孩子一些数学概念,不断重复问“ 5-3 ”等于几,还不答应孩子掰手指。
孩子听不懂,家长很苦楚,这便是典型的过错——用了成人式的学习办法。
也有一些家长想着“赢在起跑线、学多一点是一点”,盲目给孩子报班刷题,灌注一些“超纲”常识,反而拔苗助长。
其实,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才是上策。儿童思想开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则。
关于想让孩子上名校的家长来说,在剧烈的升学竞赛下,一定要帮孩子提早做好升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