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高考696分北大学霸悔过:新高一成果一泻千里,我怎样两次“补偿”成功?
我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高考总分696分,其间理综296分,获得过生物比赛省级一等奖。
01
从初中到高中,我一向就读于陕西师大附中。
初中时我的成果就还不错,初三总能排在年级前十名里。到了高中由于留在了本校,觉得周围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我都了解,就沉浸在自己独占鳌头的感觉中。
所以高一开端的时分没有建立好从头起程的观念,而是觉得高考还远,就逐渐唐塞地对待学习。这段时期尽管不长,对整个高中学习的影响也不大,但我一向觉得这是高中三年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
高一开端,显着感觉到化学的常识十分繁复杂乱,物理的难度忽然进步了不少,比其他学科学起来愈加费心,所以很简单懒怠然后就挑选躲避。
详细的体现便是放纵自己不认真写作业,甚至不温习也不写作业,比及要查的时分发现自己不太会做也补不完,所以爽性借来邻近同学的作业一抄了之,最多在教师讲题的时分听一听怎么回答。
我们都知道,听标题解说和自己解题的作用差太多了,如此继续了半个学期,直接成果便是成果和排名一泻千里,分数根本上就维持在70左右,其他科目就算还不错也无法补偿物理化学与其他同学的距离。
02
这总算使我感觉到危机的到来,特别是发现有些同学的状况和我相同并且成绩落下去后再也追不回来的时分,我觉得必须得改变现状,再唐塞下去就补不回来了。
好在一来我没有抛弃对自己的更高等待,信任自己能力挽狂澜(有时分盲目自傲也有鼓舞作用);二来物理化学之后的考试也不太触及前面学过的内容。
所以在高一下学期挨近高二的时分我开端踏踏实实地逼着自己认真学习物理和化学,并且每天优先去完结物理和化学作业。
物理这个学科,我认为是十分需求做题来实战的。高中物理的理论内容了解起来并不算很困难,困难在于标题实践剖析中怎么运用理论常识。并且物理标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模型,假如没触摸过相应的操练,初次剖析起来也确实比较费事。
而化学和物理不同,化学则关于常识的堆集依靠程度很大,我在高一时,化学成果不高的重要原因便是,觉得无机化学部分的常识太多太费事,不想下功夫去了解、回忆。
导致对许多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反响的形象都模模糊糊。做题时需求翻书,考试时则全赖猜想。
所以在进步物理和化学的过程中,我不只下了功夫,还依据学科特色有要点地规划学习的方法,很快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两科的成果逐渐上升到了90分以上。
03
到了高三进入一轮温习之后,高一时上欠下的学习债就找上门了。
我发现自己关于许多力学概念的了解不到位,剖析标题常常犯错;化学温习无机部分的时分,也是把本来就没打好的常识根底忘了个精光。
所以被逼第2次加倍尽力地解救自己。这段时刻我经过校园的学习使命,去发现自己在常识概念上的缺漏,然后每天针对这些呈现的问题细心咀嚼相应的理论原理,再补偿别的的操练。
尽力能带给我安全感,特别是尽力呈现成果的时分——逐渐发现自己和其他的同学距离在缩小,比及这种距离完全消失的时分,总算稍稍松了一口气,之前欠的债总算是还完了。
之后的二轮、三轮温习、理归纳卷和模拟考试,我是一点没有松懈。特别是在高三初期就调整好了面临高考的心态,这也是之后状况杰出安稳的重要助力。
这一系列的补偿和尽力使我在最终的高考中理综获得了296分的成果,其间物理满分,化学96分。也算是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告知。
04
许多同学在上了高一今后,由于学习难度和强度的提高,呈现了很强的畏难情绪,开端懒怠和躲避,就像高一时的我。
一旦发现自己呈现了成果下落、上课和作业开端唐塞这类的状况,必须早早纠正,从观念上劝导自己重回正轨,不然这儿欠下的债就好像没打好的地基,时刻越长越难补偿,最终到了高三,走到高考,十几年筑的楼就塌了。
上高一的时分,教师在课堂上给读过一段学习方法,是从一本叫《学好不难》的书,书上根本都带着事例,写的挺用心,浅显易懂,易懂。我那会儿刚从初中升高中,学习状况还没调整过来,对我协助蛮大的。
所以期望各位新高一的同学,必定不要在获得中考的阶段性成功后,就放纵自己,行百里者半九十,高中还有更长更难的路要走下去。
END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