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海南育才方案培育超千人 评选注重人才实绩和奉献
海南日报记者 李磊
4月17日,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方案第二批人选名单现已省委人才作业委员会同意,正式对外发布,343人当选“南海系列”育才方案第二批人选名单。至此,从上一年开端施行的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方案培育对象已超千人。
施行人才战略,要既注重“天边”,也要注重“身边”。自2018年4月13日以来,省委省政府分外的注重本乡人才培育作业,坚持培育和引入“双轮驱动”,展开海南省“南海系列”育才方案评选就是其间一项重要行动。
现在,“南海系列”已成为我省人才培育的重要品牌。一年多来,我省立异点评手法,发挥好人才点评“指挥棒”作用,精准点评鼓励各类人才,评选愈加注重人才的实绩和奉献,向底层一线歪斜,引导更多本地人才活跃投身到加速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造中去。
评选愈加注重实绩和奉献
3月10日,省委人才展开局在海口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动施行我省“南海系列”育才方案第二批申报评选作业。
“南海系列”育才方案培育人才包含南海名家、南海名家青年、南海英才、南海工匠、南海乡土人才项目。2019年,我省发动了第一批“南海系列”育才方案评选,一次性遴选南海名家、南海英才、南海工匠、南海乡土人才691名。支撑立异创业资金4200多万元,包括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大范畴、五大渠道和十二个要点工业。
据省委人才展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批评选愈加注重人才的实绩和奉献,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三唯”倾向,向底层一线歪斜,把勇于立异和奋斗、甘于爱国奉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真实选拔出来。
此次评选,也引发了广阔人才的活跃参加。在第二批评选的过程中,合计2631人申报“南海系列”育才方案第二批评选,申报人数较2019年第一批评选时增加64%。
加速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和鼓励
电介质资料的功能改进及使用可靠性;静电纺织制备纳米纤维的描摹操控及功能研讨;平衡态法对多晶资料的晶界改进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的作业可靠性研讨……
这一系列高科技范畴的研讨,是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沈振江近几年来的主攻方向,他在第二批“南海系列”育才方案评选中,当选“南海名家”人选。
近两年,在我国MLCC等电子元器件国产高功能化研制的严重需求布景下,沈振江针对其间的根底问题,展开了外表离子重构法对晶体中低维结构的离子散布及功能研讨。该研讨可以从底子机理上改进现存问题,不只可以推进现在的电子元器件根底功能研讨展开,并且可认为根底电子元器件工业化使用供给有力的使用理论根底,加速国产高功能化的研制进程,然后推进5G数字工业的展开。
沈振江当选“南海系列”育才方案“南海名家”人选,充沛显现了我省将培育更多相关高科技范畴人才,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造供给科技和人才支撑。
“南海英才”是面向我省科技创业人才的培育项目,2018年4月13日以来,我省还捉住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造的机会,将“南海英才”选拔培育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结合起来,使“南海英才”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相互促进,一起生长,取得了较好成效。
当选“南海英才”的柯孟是我的田(海南)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和团队研制的“我的田”体系,归纳使用云核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导入先进的处理机制和运营形式,树立农业归纳处理及服务信息体系,然后完成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运营信息化、农业处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
这一体系不只处理了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的问题,并且完成了农业生产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危险的应对才能,使弱势的传统农业成为具有高效率的现代工业。
开掘带着“泥土味”的高技术人才
一向以来,我省分外的注重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的培育训练,“南海工匠”“南海乡土人才”的评选,就是对扎根底层的高技术人才最好的必定。在此次评选中,呈现了不少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技艺的“匠人”和结合扎根泥土的村庄有用技术人才。
此次当选“南海工匠”的王秀美就是一位来自五指山大山深处的一名“匠人”。作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项目传承人的王秀美,她的黎锦著作曾多次取得全省甚至全国性的金奖、银奖。多年来,她一向坚持着传承黎锦技艺与不懈创造的职责担任,将黎锦技艺传递给更多人。
每个周末,王秀美都要从五指山市动身,曲折百余公里旅程,准时抵达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长征镇上安乡行干村,为当地妇女以及贫穷大众教授黎锦技艺。王秀美说,她期望让传统黎锦技艺经过更多人传承下去,一起还能让当地大众经过学习黎锦技艺来增加收入。现在,王秀美的授课人数已达3000多人次。
本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施行村庄复兴战略,有必要破解人才瓶颈限制。在第二批当选名单中,还呈现了驻村第一书记、村庄复兴作业队队员的姓名。
琼海市大道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书记吴川德,现在担任大道镇江湖村第一书记、村庄复兴作业队队长。硕士结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吴川德,22年来一向在底层村庄从事农技推行作业。每年推行橡胶、香蕉、莲雾等优良品种近万亩,每年产量将近1亿元。
此外,吴川德近年来还推行了就地化育苗机械插秧法,并引入三水青皮冬瓜,取得了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这位心里一向装着农业,毕生为农业丰收、农人增效做出自己应有奉献的底层人才,在此次评选中当选“南海乡土人才”。
在战疫一线形形色色选人才
岁末年初,疫情来势汹汹,触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广阔人才活跃响应中心、省委召唤,在患者诊治、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主动作为,为疫情防控作出应有奉献。
在评选中,我省特别为奋战在湖北和海南疫情抗击一线的医疗卫生人才开设申评“绿色通道”,为他们实施容缺受理和供给“一条龙”评选服务。在此次评选中,疫情防控人才占比超15.7%。
当选“南海名家”的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顾硕,作为海南省2016年度“好医生”引入人才,到海南后敏捷组建了全省仅有的小儿神经外科,然后完毕了海南没有小儿神经外科的前史,填补了海南医学的空白点。
2月19日下午,顾硕带领海南省第六批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146名队员奔赴武汉。刚抵达武汉后,医疗队接到指令,援助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病区。
第六批医疗队援助的医院分别是协和西院、汉口医院、天佑医院、肺科医院和第四医院5家医院,医疗队收治的大多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患者的状况很杂乱危重。在援助危重症定点医院期间,顾硕一马当先,科学安排分工,鼓励队员们的抗疫斗志。在武汉期间,整体队员协同处理病例5111床日,重症2238床日,危重症817床日,处理出院人数380人,处理入院134人。
在此次评选中,还有一位运用科技力气战“疫”的科研人员。抗疫期间,由海南大学教授沈重团队参加规划的上海钛米共融智能消毒机器人TDR-1走上抗疫一线,在医院感染处理操控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等许多三甲医院疫情防控作业中,选用了这一设备。该设备选用过氧化氢-紫外灯-等离子三合一消毒形式,自主导航定位,无人化主动消毒,既确保了高水平消毒作用,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减轻了医疗作业人员的作业担负与感染危险。此次评选中,沈重当选 “南海名家”青年项目人选。
省委人才展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省委人才展开局将持续把“南海系列”育才方案作为加大本乡人才培育力度的重要抓手,厚实展开第二批“南海系列”育才方案人才赞助资金发放作业及第一批督导评价作业,并大力展开“南海系列”育才方案宣传作业,推进全省上下构成注重本乡人才培育的良好氛围。
(本报海口4月19日讯)
职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