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深圳抗疫十问⑨ | “无接触抗疫”:深圳在“云”中找了什么?
没人能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的生活瞬间发生巨变:线下人流熙攘的商家纷纷停摆,小区门口摆满了无接触自提货架,学生们抱着iPad上网课,家长们凭着一部手机一副耳机就开始云办公、一个健康二维码就可成为多地人民的通行证……
疫情让宅在家里的深圳人,通过在线上网的方式,意外敲开了“云端”的入口,获得了更多的“云端”生活服务,并迅速适应了新的数字化生活。
率先实现一“码”通行,
深圳模式全国复制
疫情期间,用数字化图码代替纸质登记信息,减少了人员直接接触及信息重复填写,通过市民的主动申报,不仅大幅度的降低了社区人员上门采集的工作量,而且提高了数据的准确度,同时深圳的城市运行管理也拥有了可靠有力的数据支撑。
入深车辆通过二维码申报登记
2月1日,“深i您-自主申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通过该小程序申报健康状态,深圳市民就可凭借图码出入小区。该平台面向五类人群开放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包括2020年1月1日后从外地来深暂住旅店或投靠亲友的人员;本地常住,2020年1月1日后从外地返深的人员;2020年1月1日后未离开深圳市,但身体不适的人员;已居家隔离的人员;有与确诊病例、疑似病有接触史的人员。
市民在深i您-自主申报平台登记后,凭系统认证图码出入小区
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为应对节后返深车流高峰,2月8日,深圳交警在所有进出全市的公路、城市道路实施提前申报措施,车辆在首次通过“车辆防疫检查点”时,必须经网上提前申报,才可以通过。
而在深圳的G94高速深圳观澜收费处,无人机搭载喊话器、悬挂二维码悬停在汽车前方,一时成了返深司机们眼里的一道风景,司机们从容拿出手机,扫码填写信息的同时,不再需要人与人更密切地接触了。
在疫情期间,“健康码”是出入社区、办公口、交通口的“门条”。2月9日,深圳发布《关于住宅小区和城中村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的工作指引》,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措施,“深i您”微信小程序率先上线了自主申报获取的健康码,使深圳成为全国首个疫情期间凭“码”出行的城市。
据“深i您”小程序开发者介绍,深圳是移民城市,返深人员数量巨大,为了开通“深i您”小程序,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卫健委、政法委、公安局、腾讯等单位加班加点,快速将各部门数据打通。为了防控疫情,这一拉平内部数据的做法,一度在国内其他城市形成示范效应。
2月22日,为方便小区出行管理,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也推出了“武汉战疫”小程序健康码。就这样,这一小小的二维码,短时间内从深圳开始在全国的社区遍地开花,在疫情的“阴霾”下,感受到深圳人性化管理的“温度”。据了解,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 也于2月28日正式上线。
推动疫情信息公开,
深圳码农召集各地志愿者跟“疫况”赛跑
疫情最开始阶段,人们都会焦虑自己离疾病病例到底有多近。1月30日晚11点左右,深圳市卫健委的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推文,里面记录了深圳出现过确诊患者的小区。4个小时后,31岁的深圳微信创客洪俊瑶提交的第一版“疫况”小程序正式上线。深圳市民可使用“疫况”小程序来查看身边哪些地方出现过感染者。
他回忆说,在深圳市卫健委最早公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居住小区及活动场所后,间接推动了其他城市对疫情信息的公开和疫情的预防。随后一些城市的相关机构也开始像深圳一样在不泄露病人隐私的前提下,陆续公开了患者的相关信息。
而随着“疫况”的用户增长远远超越洪俊瑶作为独立开发者所能承担的工作量后,同是深圳创业者的老麦在网络上征集到百余名志愿者,一起加入到小程序的维护迭代中,大家通过线上文档和微信群进行协作,将他们自己所在城市公布的数据收集并标记进来。来自全国120多个城市卫健委公布的疫情小区文字信息,被转化成可视地标标注在地图之上,每天有上千万用户通过小程序定位或搜索。
“疫况”的服务范围最终覆盖了120多个城市 ,用户数最高峰达到了3500万,“志愿者的努力是希望让各地区的人加强防护,免于受到病毒感染,这是我们大家都认为最大的价值百科,最大的公益。”洪俊瑶说,虽说自己开发了“疫况”这个小程序,但希望我们大家以后就不再需要它。
互联网催生新生活方式引擎,
深圳人主动拥抱“云”生活
在深圳人看来,禁足与口罩,绝对不是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抗疫期间,线上买菜、外卖跑腿服务、无接触配送等等一度成为深圳消费者刚需,一天至少一次“腾讯会议”,几乎一度成为深圳上班族的标配。在发达的网络环境下,包括网上问诊、网上购药、云旅游、云健身、云逛展、空中课堂、云招聘等“一切上云”的生活小习惯都变得流行。无论是热衷于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还是平时不问油盐酱醋的零零后,都表示无压力主动接受。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无接触经济”概念的兴起,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利好在线文娱、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产业链。
深圳福苑小学学生写下网课课表
今年的超长寒假中,深圳的学生们熟悉了一个新名词“在线教学”。2月10日,深圳全市高中学校“云”开学,2月17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云”开学。本该在学校上课的日子,深圳所有的中小学生以另一种方式相聚“空中课堂”。据了解,深圳已整合市区乃至国内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建设深圳教育“空中课堂”,覆盖全市88所普通高中的13.8万名学生。
“疫情不结束,坚决不开学。”2月25日,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做客电台《民心桥》节目表示,关于何时开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在线教学是我市教育系统抗疫期间的积极应对之举,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是最好的防疫手段。他认为,这个阶段不开展任何教学活动,也是不现实的。而把在线教学开展起来,就是做到“手上有粮,心中不慌”。
疫情期间,少跑腿,就能降低交叉感染和疫情传播的风险。“深圳的网络医院为我避免了往来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在罗湖居住的袁阿姨是名老糖尿病患者,她和记者说,平时自己经常到市人民医院定期复查并开药,而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医院”智能穿戴设备监测身体动态,并通过邮寄方式获得医务人员开出的处方药,非常方便,一下就打消了自己担心疫情期间慢性病药无处购买的忧虑。
据了解,2月10日开始,深圳市医保局支持医疗机构在符合卫健部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参保人真实的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参保人到医疗机构就诊配药次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参保人经诊治医院医生评估后,支持将处方用药量放宽至三个月,保障参保人长期用药需求。此外,市医保局还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移动支付通道,方便深圳已经申领了医保电子凭证或电子社保卡的参保人进行医疗费用移动支付,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圳线下售楼处2月之前处于关闭状态,传统房地产营销模式受到冲击。3月13日,深圳某地产项目推出14套房源,为了合理规范选房流程,规避疫情风险,开发商选择了在线选房的新模式。这一次,因为功能模块成熟,看似复杂的需求只需简单配置即可实现:配置所需的线上选房服务、配置房型信息、录入认筹客户信息并推送线上选房通知,即可正式线上选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这样的科技助力下,未来的买房流程可能是这样的:购房者通过广告或转发链接发现心仪楼盘,在微信小程序上查看楼盘和VR实景样板间,线上认筹、选房、认购,获得配套金融服务,还有网签备案、线上验房、在线报修等等,都能在线上完成。
企业全面复工后,一些企业开始出现了缺人的现象,3月10日晚8点,近7万名网友准时打开一个在线视频直播,与其他直播不同,这是一场腾讯组织的“空中宣讲会”的首场,这或许将是今年有招聘需求企业的常态。疫情期间,深圳的用人单位大多采用了“云模式”零接触招聘方式,“空中宣讲”、视频面试、入职培训、在线办理入职手续……全套流程都在线上完成。
“事实上,我们很早就开始探索线上招聘的形式,打破空间和地域限制招聘优秀人才,而应聘人员采用线上面试的意愿也比较高。”腾讯HP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求职者虽不是实际见面,但也能通过视频,观察到求职者的基本状态。同时企业也注意到疫情特殊时期会遇到的与每个员工切身相关的小问题,公司都尽一切可能为新入职者制定出远程入职的解决方案。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这种云招聘模式,为今后的就业和人事工作提供了全面数字化契机,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采取这种模式。
“叫板李佳琦”,
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直播带货
助企业“抗疫”
要不是疫情突如其来,谁也不会想到,不只是网课上喊着“老铁双击火箭666”的老师们,商场内导购试妆的柜姐、掌勺做美食的大厨、身材健硕的健身教练,甚至一脸严肃的政府官员也纷纷变身网红主播,纷纷叫板“李佳琦”。3月8日,“2020深圳线上购物节”正式启动,全程以在线直播方式呈现,在现场直播环节中,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简政亲自下到场内直播带货,鼓舞深圳零售企业的士气。
“2020深圳线上购物节”上,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简政亲自“上阵”做主播,在镜头前倾力“带货”
当天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部分深圳零售品牌实现用户量环比增长5倍、女装品牌交易额环比提升372%。
深圳市零售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深圳零售商场的线下业务受疫情影响严重,使得企业内部从高层到管理层、基层都很快形成共识去尝试线上开展营销、销售。
天虹是此次深圳市商务局发起的“线上购物节”的核心参与企业。疫情期间,天虹导购创建的商品数量是平常的十几倍,与顾客之间的对话量环比提升3倍。不少门店2个小时的直播带货量占到了门店全天销售量的近50%。
天虹深圳常兴店负责人表示,“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还会对着镜头去卖货,但是因为特殊情况,我们要带着整个团队往前跑,所有的导购、管理人员,只能自己上,都有机会成为‘李佳琦’。”
线下暂停,线上自救。据了解,深圳零售企业开展线上经营的比率已攀升至近70%。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4月2日,已有超过270家深圳企业参与“线上购物节”零售专场活动,6.1亿人次云逛街创造销售总额172.78亿元。
疫情之下,很多行业企业虽然经历了风暴,但他们坚信“已触达V字谷底”,一些传统行业企业变被动为主动,纷纷拥抱互联网,转型线上开展业务。“疫情期间,我们推出视频直播精准量房服务,一对一跟业主线上沟通设计的具体方案,真正实现了‘无接触’装修服务 ”,“土巴兔”副总裁聂金津介绍说,截至3月10日,“无接触量房”服务已经复制到国内40多个城市。创维集团旗下的专业家电服务公司——深圳安时达电子服务有限公司创新推出“远程指导”服务,由安时达工程师线上接单、远程诊断故障、解决用户问题。而“创维电视”还充分的利用微信群进行线上运营,以离店销售、直播、拼购等方式拉动销售。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深圳政府部门变身产品经理
精准服务企业
疫情平稳之后,复工复产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而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为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金融、税务、科创、出口等多方面诉求,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响应和处理,深圳政府部门联合打造的“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于3月3日22时正式上线。
据了解,“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由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打造,由腾讯公司提供技术支撑。而为保证平台顺利上线,为简化操作,有关部门还邀请腾讯团队按互联网产品设计,利用刷脸认证个人身份,结合政府法人库的核对,快速完成企业认证授权体系,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勾选遇到的问题,节约企业时间成本,也极大地方便了企业。
“我们还建立了上门服务的机制,企业在平台里面提出的典型诉求,政府工作人员会安排上门核实了解情况,以更好推动诉求的解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平台上线不足24小时收到463条诉求。目前,这些诉求都已第一时间下发至各职能部门研究并提出解决意见,其中多数已予以解决或答复。
腾讯云政府行业深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深圳敢于创新,疫情期间相继推出的“深i您”小程序、“深i企-精准服务企业”平台正是创新与科技向善理念相结合的自然产物,也为未来的数字化城市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
晶报特别报道组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