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手机交给孩子用,留神!两小时没了3万7,疫期多名学生上圈套……
近期由于要上网课
学生手机上网的时刻增多
特别有些学生要用家长的手机上课或提交作业
这更是给了骗子待机而动
已有多名学生上圈套!
不只上圈套走压岁钱、零用钱
还把爸爸妈妈账户里的钱也转给了骗子
孩子在家上网参加“福利”群
两小时没了3万7
近来,家住深圳罗湖区嘉湖新都小区的裴女士把手机交给女儿小陈运用。其时咱们都在客厅里忙活儿,压根没留意到小陈陷入了QQ群返利的“套路”中。
小陈表明,此前无意中参加了一个叫“现场人气PK”的QQ群,近来群主宣扬一项官方活动,宣称群成员参加即可返利。随后,有群友先后宣布视频,证明活动真实有效,还有转账记载。看他人都能返利挣钱,小陈挑选增加对方QQ号,私聊参加活动。
小陈述,对方主张她拿大人的手机,持续参加返利的互动。小陈所以把母亲裴女士的手机拿了过来,关上房门持续操作。由于知道妈妈手机的付出暗码,她很快又进行了返现验证、扫码承认、借呗提现等一系列操作,但是说好返还的钱并没有给,自己反而越陷越深。短短2个小时时刻,微信付出7000余元,付出宝借呗30000元,小陈接连被对方转走了37000多元。
当小陈发现工作不对劲,向裴女士泄漏工作经过期,对方现已解散了QQ群,在微信和QQ上也不再理睬她。现在,裴女士现已拨打110报警。辖区的翠竹派出所民警上门做了立案处理。
一女生不只上圈套光了压岁钱
还刷走父亲16万多元
福建晋江的黄同学在QQ群里看到做恣意数额10倍返利的广告。黄同学自己手机里还有一些压岁钱,因而就分2次付出了500元给到对方供给的二维码,然后乐滋滋地等着对方返5000元。对方却称有必要扫码付出满10次才干返现,否则之前的钱也退不了了,这时候黄同学自己的账户现已没钱了,她就拿了她父亲的手机,经过微信和付出宝接连屡次付出对方发来的二维码,直到当天晚上父亲洪先生检查手机短信时才发现,合计上圈套了164500元。
坚信返利
初中生上圈套上千元
2月8日,福建南安溪美初一年级的洪同学报警称上圈套了1000多元,其在QQ里的一个网友给她发来一段信息,内容是渠道商城推出返利活动,充值100元可返利500。榜首次洪同学按对方要求转了100元曩昔,让对方实现返利,对方称需求转三次才干返利,所以洪同学又再转了两次合计1050元曩昔,对方仍然没有实现,这才意识到上圈套了。
用父亲手机玩游戏
花2万购买游戏配备
2月9日,福建泉州的严先生报警称,其小孩在玩王者荣耀购买钻石时上圈套2万元。民警随后上门问询初查后才发现,这位小严同学并没有上圈套,而是用其父亲的手机在游戏中正常充钱购买了配备,仅仅一次性花了2万多元,一起还送给游戏中的老友。最终,民警让严先生与游戏公司客服和谐处理。
12岁的女孩上网课时“走错群”
4小时宣布2万元红包
“其时她同学的QQ被黑了,然后约请她参加粉丝群,粉丝群里边就有人诱导她玩个返利的游戏。什么刷一百就返一千,就这样刷了两万块钱,就几分钟。”长沙的周先生和记者说,其时他的女儿用手机上网课时,误入了一个QQ粉丝群,进群之后,上圈套子以“红包返利”为由,短短几分钟时刻骗走了2万元。
“那个人在粉丝群里边就说交100能够返1000,刚开端小孩就100块钱,没看见就急了,那个人就诱导她别让你妈妈知道,躲在她自己房里,用她妈妈手机扫二维码,用微信付出还刷的信用卡。”周先生说。
发现女儿上圈套后,周先生赶忙报警,经过检查周先生供给的女儿和对方的聊天记载以及转账记载,民警当即判别,这是典型的“红包返利”欺诈。
▲女孩转账记载
拿爸爸妈妈手机偷玩游戏
前后充值2万余元
2月21日,山东潍坊马女士称,疫情期间,校园延期开学,其10岁儿子在听网课、写完作业后,拿爸爸妈妈手机偷玩游戏,前后充值2万余元。“其间在2月10日、11日两天,共充值648元的点券26次,还都是免密付出,这都是咱们的血汗钱啊,期望商家能够退还给咱们。”马女士说。
用手机玩游戏充值六千多元
相同的,河南周口毛女士反映,受疫情影响,12岁的大儿子从2月6日开端经过手机上网课。2月17日至19日,孩子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手机玩游戏,并接连充值了六千多元,这给并不宽余的家庭带来不少担负。
警方提示
青少年的防骗教育十分重要
1.要让孩子们在潜意识中警觉任何网络上的陌生人,对网上一切自动挨近的人打一个问号,心里嘀咕一下这人是不是要骗你,这样渐渐的构成风险意识。
2.要建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百科观,传达尽力劳作才有报答、付出才会收成的正确理念。
3.大人要做好本身手机付出的安全措施,莫容易奉告孩子手机付出暗码、银行付出暗码等重要信息,一起经过沟通互动,告知他们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以防歹意软件和木马病毒被强行装置,更不要盲目点击不知来历的链接以防进入垂钓网站。
家长们请记住:线上教育,不是把手机交给孩子就完事了,而是应该经过这样的关键,协助孩子们完结互联网日子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在纷乱的网络世界里坚持理性,既不激动性消费“物质”,也不沉迷于“精力消费”,这将惠及孩子们终身。
深圳市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
多一个转发,少一个受害者
归纳|晶报APP 归纳深广电榜首现场 深圳市反电信网络欺诈中心 政法频道 东南早报
晶报修改 | 罗婉
点一下你会更美观耶
责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