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任正非:别被平庸的员工绑架了,一套让员工主动干的薪酬模式
任正非是一位非常严厉的领导者,脾气非常暴躁。
他说:“管理不是一团和气,不是风平浪静,该批评的时候,就必须严厉批评。”
曾经有一次,任正非批评华为的副总裁,批评了半个小时以上,有些女副总裁实在忍不住,现场直接掉眼泪。
任正非说:“做管理就是不怕员工走人,各级管理干部不要追求公司里一团和气,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但凡优秀的领导者都很有个性和脾气。像董明珠、柳传志、王健林、乔布斯,他们批评起员工来,都非常严厉。
日本的稻盛和夫,是一位大圣级别的企业领袖。他也在公开场合说过,他批评员工非常严厉,甚至还当场把员工开除了。
可见优秀的领导者,都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严格。
但他们的严格是有前提的,他们严格的前提是做到了无私心,严格的前提是把员工的利益解决好。
员工预期利益的安全感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只是一味的严格,谁都不会长远的跟随你发展。
必须有利益机制作为前提,文化作为保障,公司的员工才会有粘度。
有了这个前提,批评的文化就显得很重要。
很多成长型公司的管理者不敢批评员工,通常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领导者认为,自己作为领导者,即使员工多次犯错,也应该包容大度,所以他就不去批评员工。
2、领导者不敢处罚员工,当员工违反了公司的制度,领导者生怕得罪员工,所以通过牺牲制度,来收买员工的人情,让员工感恩戴德。
以上都是非常不职业化的表现,公司制度之所以会落空,就是领导者太顾及情面,最后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3、领导者不敢给员工压力,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总是制定容易完成目标。
领导者在带领团队的时候,目标必须制定三级目标,包括底线目标、考核目标、冲刺目标。
底线目标就是员工可以做得到的,而考核目标和冲刺目标是有一定压力的。只有分三级目标,再配合三级激励政策,才能最大程度的激活员工。
很多企业的领导者,既不敢给员工更高一层目标的挑战,又不愿意考核员工。所以员工没有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也没有目标意识,这样的员工永远成长不了。最后导致公司被平庸的员工绑架了。
4、领导者因为怕得罪人,而不敢淘汰不合格的员工。
如果你的企业在实行《阿米巴+合伙人管理模式》,公司的部门实行独立阿米巴核算,人工成本都记在部门一切成本之中,阿米巴有盈亏。
作为部门的领导者,你还愿不愿意去留住这些平庸的员工,只有整个部门的人力成本跟你没有关系的时候,你才不愿意去淘汰员工。当部门的人力成本与你的利益,与团队的整体利益息息相关的时候,你就会主动淘汰平庸的员工。
很多成长型公司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领导者不敢批评,不敢处罚,不敢淘汰,导致公司被平庸的员工绑架,最后公司的绩效水平越来越差。
又或者,能力强的员工犯错误,作为领导者不批评、不教育,导致公司领导无能,公司制度被架空,公司被明星员工绑架。
公司不管是被平庸的员工,或者被优秀的员工绑架,都是管理落后的表现。如何来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下面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几个策略。
1、建立起自我批评的文化价值百科观
在华为有个很重要的文化,是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而奋斗者必须要具备一个很重要的精神,就是自我批判。
在华为人人都要自我批判,人人要懂得谦卑。
任正非说:“当同事批评你,你要感谢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入口,批评是什么,批评是关爱,批评是勇气,批评是激励,批评是爱护,人家愿意批评你,是在帮助你成长。”
今天早上,我送我的小孩去上学的路上,跟他讲:“当老师批评你,你应该做什么?”
我的孩子说:“要虚心接受。”
我说:“对,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为何需要虚心接受啊?”
他说:“老师是对你负责。”
我说:“你讲得很好,接下来你还要干什么。”
他说不知道还要干什么,我就教育他说:“你还要做一件事情,就是感谢老师的批评。”
很多孩子在面对老师的批评,都会产生对抗的情绪。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被老师一批评,他跟这个老师的关系就疏远了。甚至对这位老师讲这门课程,都有抗拒的行为,最后导致这门功课的成绩逐渐下降。这都是没有在孩子的心智中,建立起正确应对批评的价值百科观。
在职场中也是一样的,作为领导者一定要给员工说清楚这个道理,让所有员工都能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批评是领导对你的爱护,批评是领导对你的激励,不批评员工的领导是一个烂好人。真正负责任的领导,都是有个性,并且愿意批评员工,对员工有要求的领导。
无能的领导者,经常表现出一团和气。无能的领导者,总是做烂好人。
所以文化建设的第一个入口,就是要建立起自我批评的文化。让员工接受这些思想理念,你才能够可以批评。
2、实行轮岗制,培养多技能的员工
企业不想被平庸的员工绑架,就必须实行轮岗制,让员工多掌握一些技能。
如果某位员工要离开,就让他离开,其他员工可以迅速补上这个位置。因为每个员工都是多技能的选手,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被孙悟空绑架。假如没有孙悟空,西天取经还要不要干,所以企业必须培养多技能的员工。
3、实行破格晋升机制
领导者想让员工的表现慢慢的变好,就要懂得破格晋升,不要等到年底才晋升。
企业要实行五星十档的薪酬机制,每半年有一次破格加薪的机会。在我们辅导的一些企业里,有些服务行业的员工,成长速度很快,流动性很大。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季度加星法,留住核心的优秀员工。
如果这些员工不接受批评,不接受压力,不接受考核,就不可能在五星十档的薪酬机制上得以加薪。
4、实行见习制
什么叫见习制,就是让优秀的员工成为见习主管、见习经理。
绩效水平达不到优秀的标准,不够正能量的员工是没有资格当见习主管和见习经理的。这个见习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实行的。那些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不能接受批评,不能及时调整自己情绪的玻璃心员工,会被五星十档的机制所淘汰。
5、淘汰机制
公司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包括文化贡献和业绩贡献的考核。
每半年下来,有些人可以从五星十档里面上调一档工资,有些员工能够直接进行警告,有些员工可以直接进行淘汰。这样淘汰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达到了赶走平庸员工的目的。
对业绩进行专项管理和激励,强化员工的业绩观:
- 1)每月公布销售员业绩排名,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见第4项)。
- 2)季度、年度统计销售员业绩排名,给予排名前列的销售员特别的奖励。
- 3)对新的销售员进行底线目标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内若达不到底线目标,可以辞退、转岗,不允许转正等。
- 4)设计多线多目标管理,如下图:
目标的3+1激励设计
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想要留住人才,让员工有持续的加薪空间,但又不增加成本,最好的方法还是让薪酬模式,从固定薪酬向宽带薪酬转变。
宽带薪酬是大势所趋。其原理是通过丰富和扩展薪酬的弹性,以增强薪酬本身的激励性。相比而言,固定薪酬、窄幅薪酬非常缺乏驱动力,无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工资是死的,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就死了。所以,对于传统薪酬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宽带薪酬(80%),宽带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个指标当中,每一个指标设定一个平衡点(平衡点选在过去一年的数据平均值,或者是老板和员工达成的共识点),只要达到了平衡点,员工就可以拿到这部分薪酬。
由于平衡点是相对容易达到的值,所以员工压力不大!每个指标都可以加工资,因为在平衡点的基础上,
- 营业收入每增加5000元,奖励100元,每减少5000元,少发50元;
- 利润额每多1000元,奖励12元,每少500,少发6元;
- 人创营业额,每多400,奖励50,每少400,少发25元;
- 培训员工,每多培训一个小时,奖励50元,每少一个小时,少发25元。
KSF增值加薪法,给员工提供了没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结果,为自己加薪。
对企业来说,员工拿的越多,意味着他做出了更好的结果,员工收入越高,企业效益越好!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1、以平衡点为导向的激励
例如:销售额(产值工资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销售500万,以500万为平衡点,高于500万的,每高出10万奖励100元,如低于500万,每低于10万,少发80元。
2、以提成点为导向的激励
上述案例:也可这样设计:销售额1万=10元,或销售额提成率为0.1%。
3、以要求标准为导向的激励
上述案例
4、设定幅度的弹性激励
例如:工资费用率指标。2016年平均工资费率为26%,最高时达到38%,最低时为22%,数据的波动性很大。经过测算,选取25-27%作为不奖不罚的中间地带,高于27%的,每高0.1%少发10元,低于25%的,没低0.1%,奖励15元。
5、正激励与负激励
在设计考核激励是,一定要衡量正负激励的水平。从整体来看,正激励要大于负激励。从个体来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标、经营性的指标,正激励要相对大于负激励;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标,正激励与负激励可以相当;而对于管理性指标,尤其是责任性、要求性的指标,负激励可以大于正激励。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