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乐高、机器人、少儿编程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学?
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面向中小学生的29项全国性竞赛活动,其中12项是科学技术创新类竞赛,包括机器人、创意编程、人工智能等竞赛项目。官方政策的加持,让相关兴趣课程也迎来学习热,家长们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都积极帮孩子报辅导班,致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但是赶着这波科创热的同时,对乐高、机器人、少儿编程等课程本就不太熟悉的家长朋友们也提出了很多问题:
孩子5岁了,是先学乐高还是先学编程?
编程就是学乐高吗?还是学机器人?
到底少儿编程是学什么啊?
今天小编就来详细为大家解释分享,乐高、少儿编程、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孩子该怎么学?
乐高是啥?
乐高是儿童拼装搭建积木品牌,产品主要是由五彩的塑料积木、齿轮、迷你人型和各种不同其他零件,组成各种模型物件。乐高按功能分类主要有:砖块搭建类、机械搭建类、乐高机器人三大类。
砖块搭建:孩子刚接触乐高时,基本都是玩的这一类。产品主要就是各种散装积木,孩子能够准确的通过配备的图纸或者自己的想象创造拼搭出场景类、建筑类等模型成品。但是这一类乐高是静态搭建,不能动。
机械搭建:这一类乐高在搭建过程中,会用到轮子、齿轮、马达、控制器等小零件,孩子能够应用这些基础产品搭建汽车、火车、飞机以及变形金刚等主题积木。这一类乐高可以简单的重复运动。
同时机械搭建类的乐高课程也是孩子学习机器人和编程必不可少的基础。孩子在学习这一类乐高课程时,会运用各种积木类型和动力组件搭建“会动”的模型成品,这其中又会涉及到很多机械和物理原理,因此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开发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
机器人是啥?
以乐高机器人为例,它就是在机械搭建的基础之上,结合了编程控制。
大多数孩子学完机械搭建类乐高,并在打下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后续学习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直接选择乐高体系下的的机器人编程;二是选择少儿编程培养孩子的程序思维。
机器人编程:是让孩子通过给定的零件,进行组装、搭建,然后通过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包含的各种功能模块动起来,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
例如我们正真看到的通过机械搭建拼装的“货物升降机”,实际上就是一个具备行动能力,但还没有“大脑”的“机器人”。
少儿编程是啥?
编程实际上就是人和电脑之间的对话,我们用电脑听得懂的语言,告诉它我们想要它做什么。而电脑能听得懂的语言就是通过科学家们开发出来的各种编程语言:汇编、C、C++、C#、Java、Javascript、Python等。
少儿编程,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在教导孩子学会运用编程语言,向电脑或者机器人发出指令,控制它们的行动。现在最热门的少儿编程语言是Scratch和Python。
Scratch:是孩子学习编程的入门级编程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拖拽式的编程语言。孩子可以不认识英文单词、不会使用键盘、不用记住大量的编程语句,只需要将操作界面上的指令方框,用鼠标拖到主界面,并且对指令框做一些参数设置就好了。
Python:是需要手写代码的语言,语法结构精炼,阅读良好的Python程序如同读英语一般流畅。格式也最简单,它可以将思维可视化,好懂,孩子也容易上手。
总体上来说,少儿编程是一项综合学科,能大大的提升孩子的算法和逻辑思维能力。接受少儿编程教育的孩子能够系统掌握编程语言,从Scratch到Python,选择范围很广,也可以操控乐高机器人。
可能有家长朋友会说,孩子将来不一定会从事高科技行业,也不一定会当程序员,那现在学乐高、学机器人、学编程还有用吗?
小编的答案是肯定的:有用!因为学习过程中,不单单是教会孩子掌握一项技能,更多的是教会孩子思考问题,并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信息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新时代,能运用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去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才能让孩子无论处于什么时代,都有区别于其他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