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联考往后一定要参与校考嘛参与和不参与会有什么不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19 11:51:09  阅读:9713 来源:自媒体 作者:启学书院

原标题:联考过后一定要参加校考嘛?参加和不参加会有什么差别?

对所有艺考生而言,省统考过后就开始备战校考了。

然而我们了解到,仍有部分艺考生还在犹豫自己要不要参加校考。

犹豫的原因无非是担心校考会耽误文化课的复习、等统考成绩出来再决定是否参加校考、绝大多省份和院校都承认统考成绩后校考不重要了等等。

我们想提醒所有艺考生的是,千万别犹豫了,不管你是啥情况,只有参加了校考艺考生的出路才可能更好!

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称:

1. 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2. 其他艺术类专业校考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地组织,确有必要在异地设立考点的,须经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同意,且校外考点数量最多不得超过5个。

按教育部的规定,2020年美术类专业仍有校考的院校将不会超过30所。

除了美术类专业艺考生外,非美术类艺考生受到的影响同样巨大。

尤其是之前没有组织省统考,2020年开始组织省统考的艺术专业。如广东省2020年新增舞蹈类统考,天津市2020年新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统考等等。

使用省级统考成绩,对很多艺考生来说,考好省统考成为第一选择。

特别是对按专业成绩排序投档录取省份(如贵州省、海南省)的艺考生来说,省统考就是一次“生死”之战,仅有一次机会。

考好了就能顺利进入大学,考失败了在这一年就没有了弥补的机会。

比如,四川省除编导类专业、陕西省除播音编导类专业外,也都按照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投档录取。

但除了上述四个省份外,其他省份的绝大多数专业都是按专业课专业和文化课成绩,按比例折算的综合成绩进行投档录取。

也就是说,哪怕专业省统考失利,这些省份的艺考生还有靠提升文化课成绩和利用参加校考的机会来弥补。

为了能考上更好的院校,在普遍使用省级统考成绩的大背景下,校考将异常走俏。

校考走俏是不是意味着校考难度大增呢?不完全是!因为校考与统考各自在备考的侧重点上是不一样的。

众所周知,统考是门基础性考试,也是一个资格性的考试,是校考的通行证。

有艺考生甚至会担心自己统考过不了线,那些因担心过不了统考线而犹豫要不要参加校考的艺考生,其实你真的多虑了!

我们曾专文探讨过统考过线率一事,统考过线率普遍偏高,特别是美术类专业,过线率超过99%的省份都有好几个。

如果真的统考线都过不了,那就真不要走艺考之路了,还是专心走普通高考之路吧。

相对省统考而言,校考更侧重于院校自身个性和特色,考试内容会因为院校的不同而纷繁复杂、丰富多样。

因为校考是根据学校自身的考试大纲进行自主招生、自主命题、自主评卷的。对艺考生而言,难度也因人而异。

比如美术校考,有加试设计的,有考设计素描装饰色彩的,有考命题色彩或素描的等等。

总体而言,校考考查的是艺考生是不是满足了该院校的个性化要求,这就给很多追求个性化的艺考生带来了众多机会。

按照教育部的艺考政策,校考院校减少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缓解了艺考生要在短时间辗转奔波于各大院校之间的压力了,节约了时间和金钱。

但统考最大的短板就在于,只有一次机会,成败都在此一举!

要知道再牛的考生,也可能因为考试当天的身体不适等,导致统考发挥失常而无挽救的机会。

而校考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不会因一场考试的失败而被否定!能够最终靠多场校考证明自己的实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没有参加校考,差别真的很大。

按教育部的规定,尽管绝大多数院校从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但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仍是有校考的。

而这些仍有校考的院校大多数都是艺术类的顶尖院校。

如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唯一一个美术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地的中国美术学院;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的北京电影学院等等。

我们分析发现,艺术统考的上线率偏高但录取率却较低。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艺术类本科录取率最高的浙江也才53.45%。

而参加校考后就能让艺考生有更多被录取的机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参加校考大幅度提升被录取的机会

参加校考没有报考院校多少的限制,适当地多报考几所就能提高被录取的命中率。

只要考生有足够的信心,哪怕某一场发挥不好,还有接下来的几场考试,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总不至于因一次考试失败而被埋没。

从录取上看,校考录取比例远高于统考。选择校考,就是选择多给自己几次考试的机会!

二是校考可以更自由地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专业

不管是专业基础薄弱还是专业优势明显的考生,在校考中都可以兼报多个科目,考生就可以从中选择最对自己最合适的专业报考。

如中国美术学院,就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三个专业进行不同场次的考试。

艺考生在选择校考院校时一定要扬长避短,比如美术艺考生,假如在设计方面比较强,你在校考时就应该选择设计类优势明显的院校,以避免自己在素描、色彩方面的不足,做到以优补弱。

三是校考院校的补录机会更多

我们统考发现,在每年校考院校的录取中,都会出现在部分省份没有录满的情况。

这时各院校会以专业及文化课成绩优秀的校考生依次补录。

我们通过对近年各省艺术类专业补录情况分析发现,在本科专业补录的院校中近9成为校考院校,统考补录的情况很少。

四是备考时间长自主录取优势明显

相对统考而言,校考的备考时间更长,备考更有明确的目的性,更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特别是在统考结束后,那些选择继续参加校考集训的艺考生,在培训机构的针对性极强的集训中经常创造了很多奇迹。

原因就在于这些校考院校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录取中拥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权,不仅可自行划定不受省教育部门限制的本校艺术类本科文化和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还可以不编制分省分专业的招生计划。

提前批次或第一批次的优先录取权,也让这些校考院校自主优势明显。

这几类考生参加校考出路更好

既然校考有那么多的优势,那么哪些艺考生最好参加校考呢?

根据我们的分析,这几类考生参加校考才是明智选择:

一是统考失利的考生

虽说统考过线率高,但并不排除发挥失常的可能。

面对统考一考定乾坤的大势,统考失利的考生一定要选择校考来弥补。

但绝对不可以等能统考成绩公布后才决定是否参加校考集训,那样校考集训时间大大缩短,极不利于备考。

二是想考艺术名校的考生

艺术名校大多数都是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如央美、央戏、北电、国美、上戏等等,而这些院校都是要求校考的。

三是专业课强的考生

我们都知道,专业性强的艺术院校都要求校考,这就给那些想上专业名校、在专业上更上层楼的考生提供了更多机会。

这类考生哪怕是统考时考得很好,也不要放弃参加校考,这两者并不冲突,参加校考的目的就是选择更满意的院校,也是为了增加录取的几率,不给自己留下万一滑档的遗憾。

四是文化成绩好的考生

按教育部的规定,在取消校考使用统考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艺术生的文化成绩要求。

文化成绩好主要是指成绩在420分以上的考生,这类考生要充分的利用文化成绩的优势,尽可能地冲名校。

今年大多数院校是按专业课+文化课的综合分排序录取,即使是专业课失利的同学,也可以靠后期文化课的努力来弥补专业课的短板。专业课考试结束后,留给艺术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仅剩100天左右,时间短,任务重,加上艺术生的基础本身就差,所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使用专门针对艺术生文化课的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该书主抓基础知识必考点,不设偏题难题,并且配有视频讲解,根据往年考生使用效果反馈,平均提分成绩在80-150分左右。

文化成绩好但专业偏弱者,可选择侧重于理论类的艺术专业;如果专业实力也强,那就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文化要求较高的院校。

五是专业弱的考生

很多人或许奇怪,专业弱的考生还想着去校考?校考不都是比统考更高一层次的专业较量吗?

没错!但要知道校考的最大特点就是院校自主招生的个性化。

专业弱不完全等于没有发展潜力,对专业艺术院校来说,很多专业更看重考生对艺术感知的能力,而不是目前你的专业的强弱。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只要过了统考线,针对性极强的校考正是专业弱的艺考生实现逆袭的最好机会。

综上所述,没有经历过校考的艺考是不完整的艺考,对所有艺考生而言,统考和校考都不可轻视!

保统考,再争校考才是保证艺考生顺利录取的最佳备考方案!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趁现在还来得及,仍在犹豫的艺考生,赶紧备考校考!让自己的艺术梦想有着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