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2020清华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经历-考研复试布告-复试分数线复试真题成果查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23 13:23:14  阅读:5186 来源:自媒体 作者:小西瓜爱上你

原标题:2020清华大学教育学考研复试经验-考研复试公告-复试分数线复试真题成绩查询

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学专业复试经验、考研复试公告、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真题和分数成绩查询几部分的内容,不过由于20年相关细则还未公布,所以以19年为基础,作为参考,希望对进入清华大学复试的同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1、复试分数线

2、复试细则

2.1 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2019年3月18日上午8:00-12:00(地点:清华大学文南楼403室);

资格审查时需提交的材料:

(1)初试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正反面);

(3)毕业证书(应届生带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4)一张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5)考生自述(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6)个人简历(5份);

(7)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不论是否录取,所交材料含成绩单一律不予退还。凡未进行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予进入复试。

2.2 复试安排

1.面试

面试采取先进行集体面试,再单个面试的方式。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平均不少于20分钟。

面试:2019年3月18日下午13:00-18:00(地点:清华大学文南楼404/407室);

2.笔试

笔试由教育研究院自行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019年3月19日上午9:00-11:00(地点:第三教学楼3203)。

2.3总成绩计算办法

总成绩(1000分)=初试成绩(500分)+笔试成绩(100分)+面试成绩)(400分)

2.4 录取原则

按照考生的总成绩排名,经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查,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结果不合格者、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视为复试不合格,均不予录取。

2.5 体检提示和缴纳复试费提示:

进入复试的考生应于2019年3月15日、17日任选一天,在清华大学校医院参加体检。

按照北京市发改委文件要求,考生参加复试应缴纳100元复试费。复试费由考生通过网上缴费平台在复试前完成缴费,未缴纳复试费的考生不允许参加复试。缴费后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予退还。

2.6 复试考核需要注意的几点:

面试:请考生准备个人自述3-5分钟,包括个人学习情况、实践活动与获奖、学术成果、特长爱好、人际关系、对报考专业的科研了解情况等,考核内容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思想状况、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实践能力等。

2.英语听力与口语测试:在面试过程中进行,以回答英文提问的方式考核,主要考核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2.7 向校外招生单位调剂:

①在教育部公布全国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后,对达到教育部复试要求而我校不予录取的考生,可自行联系外校调剂单位,按规定办理调剂手续。我校不再寄送调剂考生的初试试卷。

②未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统考、联考考生和报考我校的单考考生的材料均不得调剂到其他招生单位。

3、复试分数成绩查询入口:

关于复试分数成绩查询,也因为相关细则还未公布,所以大家还请稍待,等我们独峰教育会紧跟清华研招网信息,为大家第一时间发布。

4、复试真题

关于真题部分,由于真题一般考完就封挡存放,学校也一般不会随意泄露出来,而网上的大家也不能随意相信,所以如果真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跟班学习,因为班里的辅导老师大多数都有真题,或者向直系学姐学长购买,直系学长学姐也会有部分真题.

5、往年复试经验

面试,为什么现在考试要安排这第二道关卡?其实这是由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性质决定的,研究生的学习每天都是忙碌的,每天都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如果你对教育学没有一点热爱,如果你总是耐不住寂寞,如果你的内心过于脆弱,可能这三年你过的很痛苦。面试,就是要在短时间内通过与老师的短时间交流,让老师能够感觉到你时自信的、乐观的、热爱教育的,在这里,我可没有提到让老师感觉到你是学术渊博的哦,面试的时候老师对于你的知识方面其实并没那么在意,即使你把问题答错了,也是没有关系的,下面我会详细说我的经历。

面试不需要提前找导师,不需要,真的不需要。就算你提前找导师,老师只会告诉你,好好准备就可以了。其实老师们都是比较忙的,他自己都不确定面试那天会不会出现在现场,所以真的没有必要,还是那句话,越好的学校越公平!

怎么准备复试?——以你准备初试的态度来准备复试。

初试成绩好,不代表你一定可以成功,去年高教所初试的前几名依然无缘这所学校。初试成绩处于劣势,也不代表你不会逆袭成功,比如我。上帝永远眷顾努力的人,坚持到最后,答案才会有分晓。

面试包括三个部分: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试

一、笔试—基本素养的考察

笔试部分:所有进复试的同学卷子是一样的。

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主要考察教育改革与实践综合的内容。

笔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而且笔试的成绩占比很少,关键是看专业课面试的表现,所以笔试不需要过于担心,尽可能多写。

笔试注意两点:

1.既然你是选择高等教育学,必须要具备高教的基本知识。比如高教的功能、高教的概念。不管你选择什么专业,都要去看一本介绍这门学科整体脉络的书籍。

2.重视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这门课我们在初试阶段学习过,但是学习的并不深入。可以再找一些辅助资料阅读,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也会非常有用的。

二、面试—真诚,诚信,有趣(个人单独面试)

面试采用抽签的形式,按照数字依次进行个人面试。不要担心数字的前后会影响你的成绩,我是1号,舍友是最后一号,两个最极端的数字在这里,所以大家不需要过多的担心那么多啦。哦,对了,她是跨专业的,我是本专业的,依旧很极端。

面试既有方法,又没有方法。说有方法,是因为有一些问题你可以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说没有方法,是因为面试是人与人的交流,真诚就是最重要的方法。罗振宇曾经说过:没有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如果你的所有的回答都只是一些套路,那老师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全班同学我都一个一个地进行了访谈,大部分的同学都说“老师是根据你自己的自身经历问问题,根据你的回答再继续追问”。经历不可造假,考场上的回答不可预测,面对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你是真诚】的。

专业课面试分为两种情况:跨专业学生和非跨专业学生。

非跨专业学生

去年的今天,我和你一样的惶恐与不安,我的初试成绩不占优势,面试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时间刚刚巧,遇到了一位在独峰代课的学长,感谢他对我的帮助,对我复试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从专业课问题到常规问题,从毕业论文框架的修改到模拟面试。三次的模拟面试,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直到最后的面试通过。真的很感谢,平时的我不善言辞,就借这个机会真诚地感谢一下,如果有需要的可以在公众号考研翘楚上跟独峰复试课。哈哈。我觉得面试路上遇到一个好老师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初试成绩不高的同学,就要尽量跟班或者像学长学姐求教,毕竟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言归正传,当时我的抽签号码是1号,不知道里面有哪些老师,不知道专业课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英语会以什么样的考察方式,但是我清楚地记得,我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我准备的够充分,所以希望我们大家可以认真的准备复试,心中有底气,才可以表现地大大方方。

1.首先是准备自我介绍。

2.大家回忆一下你大学四年都做过哪些根教育科研项目?大家不要看到“科研”这两个字就特别恐慌,作为一名学教育的本科生,其实你平时的小组作业就属于一种科研的探索呀。我的简历上的项目有很多平时的小组作业,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小组作业你一定要很熟悉,不要编造虚假的东西。

我的问题都是围绕着这些展开的,比如田野调查你是怎么展开研究的?关于国学热你是怎么看待的?(旭哥压中原题)

3.毕业论文,即是一个亮点也有一定的可能成为败笔。好好准备,比如说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过程等。这些方面一定要非常清楚。

4.本科时高教用的什么教材,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跨专业学生:

跨专业学生的面试,真的很简单。毕竟对于你们来说,通过初试就已经是一种挑战了,所以面试老师不会为难大家的,问的都是一些常规的问题,基本上没有专业问题。采访过班里的同学之后,大致有以下的一些问题:

1.首先是自我介绍。(一定要好好准备)

2..为什么跨专业考研?如果毕业之后再考的同学会问,为什么隔了一年才考研?

3.你所学习的科目对教育学学习会有什么帮助?

4.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慎重答,要有所准备)

5.你读过哪些教育学方面的书?

这都是一些基本的问题,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进行延展性地提问。最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是要自信、真诚、大胆、敢说。去年的专业课面试和政审在一块的,所以也会问问家里有多少人呀,有几个兄弟姐妹呀,家乡是哪呀?总之,都是一些家常的话题,关键就是让老师能够感受到你这个人的精神气质是自信、乐观、大胆说话的。

⚠️注意

1.在穿衣打扮上,淡妆就好,整洁干净,毕竟你还是一个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

2.简历可带可不带,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如果你选择带上简历,一定要对简历上的内容非常熟悉,因为所有的问题可能来源于此。

3.大学时期含金量比较高的证书也要带上哦。如果某一项证书很有价值百科,老师也会提问。

4.再强调,一定要真诚,如果真的问到不会的专业课问题,坦诚告诉老师,并表明继续学习的态度。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