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高考网上评卷已有20年的历史,但艺术类统考采用网上评卷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事。
不过,艺考界发现,艺术类统考自2015年江苏省采用网上评卷以来,已有多个省份采用网上评卷。
且适用专业已从最初美术类的素描、速写扩大到美术色彩,以及编导、音乐等专业,并有继续扩大之势。
艺术类网上评卷是怎样的过程?特别是美术类专业,用的铅笔是否会出现反光而影响评卷老师的判断?网上评卷对素描的明暗关系、色彩的显示等等有什么影响?考生又该如何面对呢?
多个省份美术统考采用网上评卷
说到美术评卷,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就是把画卷铺在空旷的大型场馆,如体育馆、篮球场里进行阅卷。如下图所示:
随着网络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加上为进一步促进美术类答卷评阅更加科学规范,更加公平公正,艺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就出现了美术统考采用网上阅卷的方式。
艺考界梳理发现,美术统考最早采用网上评卷的是江苏省,在经过了持续两年多的测试后,于2015年先将“素描”和“速写”两科实行网上评卷。
到了2019年,江苏省的色彩科目已使用计算机辅助评卷。
与江苏类似的是广东省。
按广东考试院公布的“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美术术科考试大纲”,为了进一步提升美术术科统一考试评分的“科学、准确、公平”特性,评卷工作将进行一系列的重要改革。
改革的其中两大举措,一是统考评卷从以前的华南师范大学改为首次由广州美术学院牵头;二是素描和速写首次实现计算机辅助评卷。
2019年,广东省在2018年速写和素描两个科目采用计算机辅助评卷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美术术科速写、素描和色彩三个科目全部实行网上评卷。
除了江苏、广东外,目前还有内蒙古、甘肃等省的美术类统考也采用了网上评卷。
内蒙古早在2016年,就已经实现了普通高考美术类专业统考包括色彩、素描、速写3个科目的网上评卷。
甘肃则是在2019年首次实行美术专业素描、速写、色彩三个科目的网上评卷。
从艺考界了解到的情况去看,未来将有更多省份的普通高考美术类专业统考实行网上评卷。
网上评卷专业范围还在继续扩大
除了美术类网上评卷的省份在增加外,专业范围同样也在继续扩大。
自2015年江苏省美术类统考素描、速写首次实行网上评卷以来,2019年音乐、广播电视编导省统考的笔试评卷工作也全部采用计算机网上评卷。
上海则在2018年对编导类专业统考科目全部采用网上阅卷的方式。
2019年,广东首次实行统考的广播电视编导术科,也采用计算机网上辅助评卷,每个考生的答卷由两位评卷教师阅评。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广东音乐术科统考将《乐理》笔试和《视唱练耳》笔试部分改为计算机考试,科目名称改为《练耳与乐理》。
这说明,广东音乐术科统考也已实现了网上评卷。
或许很多人会问,艺术类专业笔试部分的计算机网上评卷,跟普通高考文化科目的网上评卷有无差别,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实际上两者间大同小异,艺术类专业笔试结束后,评卷按照高考文化科目的评卷办法,所有试卷扫描成电子文档,然后随机发放给不同的评卷教师独立评阅。
若不同教师评出的分数,在学科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阈值范围之内,取所评分数的平均值即可。
如果评分超出阈值范围,则请仲裁组进行评判,进行三评甚至四评,以确保评卷质量,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美术网上评卷对现场光线都有要求
很多人认为,艺术类专业笔记部分的网上评卷相对来说,还有普通高考文化科目网上评卷的经验可借鉴。
但美术作品就完全不一样了,讲求明暗关系、层次,特别是色彩还要讲究冷暖色调等等,评卷现场的光线如何对作品的影响非常大。
那么网上评卷又是如何保证评卷的公平、公正及科学性的呢?
综合已实行网上评卷的几个省的情况去看,网上评卷流程设置基本相同。
在美术类统考评卷现场,会设有仲裁组、质检组、扫描组、一次分档组、二次分档组、评分组、答卷保管组、成绩处理组,还有纪检监察组和保密保卫组等,他们各司其职层层把关。
在阅卷现场,没有纸质的卷子。试卷都由扫描组按照评卷技术标准,负责将答卷扫描进入计算机。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扫描件与试卷本身的高度保真,在第一步试卷图像采集时,会由专家对设备做多次调试、确定图像采集参数,利用专业设备逐一采集试卷图像,采集结束的数据加密存入数据库。
随后组织专人对采集的试卷图像进行多次校验,确保图像采集准确无误,然后对考生姓名及考号进行技术处理,确保评委在阅卷时只能看到试卷内容及密号,不能查看考生信息,且同一张试卷对不同评委使用不同密号。
然后挑选样卷。也就是各科目所属评卷小组集体讨论挑选各分数段的代表性试卷作为样卷,组织评委对照样卷进行学习培训,以便各个评委能准确把握评分标准。
接下来就是对试卷进行分档打分。
在现场有14名评卷老师,每7人一排背对背坐在电脑前进行阅卷,形成两个分档组。
每份事先扫描进电脑的试卷会随机发送给7名评卷老师,7位评委同时评判,并通过计算机评分系统,参照各档位样卷独立给出每份答卷的档位。
评档位时,7个档位中去掉一个最高档和一个最低档,剩下的5个评委给出的档位必须3个以上相同才能作为有效档位计入评分系统。
一次分档完成后,二次分档组根据第一次分档情况,对各档位的答卷进行第二次评选细分档位。
随后,评分组结合考卷数量、排序、考生人数,根据各档位答卷的分值区间确定每一个档位试卷的分值,再给每份试卷打分。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质检组会对评阅过的答卷进行随机抽检。
相对人工评卷,实行网上阅卷后的试卷抽检率大幅度的提升。在江苏,试卷抽查率从非网上阅卷时的30%提高到了网上阅卷后的90%。
如果对评卷给出的档位和分值有异议,则提交仲裁组裁定。
仲裁组的职责,就是全面掌握美术统考答卷总体水平,全面负责评卷质量,对评委有异议的试卷进行仲裁。
对美术色彩偏差的控制非常严格
从多年的网上评卷实践来看,网上阅卷既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也大幅度的提升了评卷效率。
至于色彩科目,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色差的问题,各地都非常慎重。在相关技术水平能做到电脑扫描后无色差的情况下,才对色彩科目进行网上阅卷。
比如广东,评卷团队全部由长期从事省联考评卷工作的专家组成,不仅客观公正,还结合AEE(美术统考评测中心)自主研发的美术统考计算机辅助系统,以更有效地发现考生试卷中的具体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对培训机构的考生试卷整体评测分析,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色彩科目网上评卷的色彩偏差问题,广东省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
首先,广东省实行统一设备、统一型号、统一采购的方式配置评卷电脑,并委托专业技术人员对电脑显示器进行了逐一校正,保证评卷电脑显示统一,达到最佳状态,确保考生试卷显示一致。
其次,为减少评卷场现场的光线等对美术试卷评卷效果的影响,广东省招生办组织专家对评卷现场的光线环境进行充分论证,通过更换专用灯管、布置窗帘、统一光源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光线对评卷效果的影响。
第三,纪委工作人员全程参与。
按要求,评卷教师队伍经过严格筛选,评卷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评卷教师持证上岗,评卷时上缴通讯工具,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评卷场地。
评卷过程中,纪委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评卷过程实行全程录像监控。评卷期间安排专人负责网上评卷系统管理,及时备份相关评卷数据。
从全国艺术统考网上评卷的实践来看,引入数字技术,减少单独人为操作,通过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随机调取由评卷专家进行评卷,控制评分权限,更能体现评卷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公平性。
从网上评卷的效果和结果来说,相比手工评卷更加严密、严谨。
实行网上阅卷对美术考生要求更高
综合来看,实行网上评卷后对美术艺考生的影响较为明显,对其他专业艺考生基本上没什么影响。
对美术艺考生的影响,就是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实行网上评卷后,评卷老师更能看清每一张试卷上所体现出的技法,自然就对美术作品的构图、形体、比例透视关系等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考生的表现技法体现得一目了然。
尤其是素描和速写这两科上,美术艺考生要更加注意明暗关系,大的“黑白灰”关系一定要明确,拉开亮面和暗面的区别,加强光感的塑造。
只有这样,在扫描进电脑后,美术作品用电子屏幕观看时,才会给评卷老师更加强烈的直观感受。
因此,美术艺考生在平时练习时,可以更多地将画面用手机拍下来,在屏幕上多多观察。
一方面,可以从评卷老师的角度来观察和调整自己的画面,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作品的存档和收集,方便随时拿出来对比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