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莉萍 封面新闻记者 马梦飞
近来,在宜宾市叙州区某中学担任班主任的唐教师到叙州区分局新城派出所报案称,有两个骗子假充班主任以及家长的身份,在QQ群要求家长们转款购买一套复习材料。据群内反映,已经有10余名家长受骗,上圈套金额合计4000余元。
经过民警了解,唐教师是叙州区某中学某班的班主任教师,为了便利信息传达和交流,该班级建立了一个班级家长QQ群。
当日,唐教师有一段时间没有看手机,没有重视班级群音讯,忽然接到家长电话,问询是否在收取材料费,唐教师这才进班级群,发现一个假充家长的人和一个假充班主任的人在群里热心地和学生家长们打招呼,群里气氛也很和谐。假充班主任的人还在提示家长收取材料费的事,让没有交材料费的人私发给他(她)。
见状,唐教师敏捷在群里揭发了假充他的人,并提示家长们不要再受骗,“其时群里家长们都懵了,乃至还有人说我是假充的。”唐教师说,为避免再有家长受骗受骗,唐教师敏捷将该人及其同伙踢出群。到此刻,已经有10余名家长受骗,上圈套金额合计4000余元。
现在,新城派出所已立案查询。
民警提示:
现在,许多校园都经过QQ群、微信群与家长交流联络,为避免此类欺诈发作,应做好以下防备措施:
1.群管理者在赞同别人参加学生家长群聊前,应验明对方身份,例如问询学生名字、与该学生联络等;
2.校园及教师应清晰奉告学生家长,不会在群内直接收取任何费用。
3、要有防备认识,现在的不法分子可彻底使用技能盗取相关信息和视频材料进行欺诈,因而最好在汇钱之前,当面承认或用电话联络一下,避免受骗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