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伍万银甘愿自己添辛苦不肯大山书荒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16 13:22:09  阅读:2833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2019年11月6日,市委书记慕新海在“不忘初心,紧记任务”主题教育简报(第8期)《风雨四十载 山村教师情》上指示:

伍万银同志43年如一日据守山区,在三尺讲台静静贡献自己的人生,是全市广阔党员干部学习的典范。全市各级党安排要结合展开主题教育,学习宣扬伍万银同志先进事迹,引导广阔党员干部一贯紧记初心任务、发奋担任作为,为建造敞开开展演示市、推进治眉兴眉再上新台阶集聚强壮力气。

洪雅县瓦屋山镇沙湾村小学

教师伍万银先进事迹

一个山村,一所校园;一个教师,一份任务。三间平房,六张课桌;四十三年,初心不改。都说他必定能家财万贯,因为姓名里有万还有银,谁知他仅仅一名清贫备至的山村教师。都说他必定是轻轻松松,因为山高皇帝远没人看也没人管,谁知他年年都是先进、次次都是优异。他是全村最受欢迎的人,因为深山里的娃娃,都说离不得他。他是亏欠家庭最多的人,因为党旗下的誓词,他用了一生来实现。他,便是洪雅县瓦屋山镇沙湾村小学教师——伍万银。

情系深山,三尺讲台洒芳华

消瘦、低矮、精力,这是伍万银给人的第一形象。他平静地叙述着他在大山深处的据守,朴实无华却感动听心。

1976年11月,19岁的伍万银从师范校园结业后,决然回到家园瓦屋山镇,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有人问他:“你是正牌师范生,咋不在县城里当教师。”年青的伍万银总是不好意思地拍拍脑袋:“我也没啥大志趣,横竖山里的娃都需求人教”。他先后在新寺村、关帝村等村小任教,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他自动恳求到了全镇(其时是炳灵乡)最偏僻的沙湾小学任教。

瓦屋山镇沙湾村距县城110公里,距瓦屋山场镇45公里,这儿交通不便、终年阴雨,迟早温差大、空气湿度大,即使是三伏天里,被子也会受潮生霉,作业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多年来,分配到小山村任教的教师来了一个又一个,也走了一个又一个,有的教师哭着给家里人打电话:“这是啥鬼地方,我甘愿不妥教师了也不在这儿教育!”最终,只剩下了伍万银一个,也只要他完全扎下了根,这一呆便是43年。

“和其他在艰苦区域斗争的共产党员比,我仅仅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就这样,伍万银单独守着一座校园,他承当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德育等全科课程,包办了两个甚至三个年级的悉数教育任务,担任了校长、教师、炊事员、维修工等一切人物,甚至因为忧虑山路湿滑学生摔跤,对年纪小、住得远的娃娃,伍万银还要亲身背着上下学。为了统筹不同年级的学生,他凭着一股子干劲,教完左面教右边,教完这科教那科,打开嘴巴一贯说,一天到晚没空过。直到退休前,伍万银还担任着小学学前班和一年级两个班的一切教育作业。

沙湾小校园舍粗陋陈腐,改进办学条件一贯是伍万银最大的愿望。“那是我这辈子,仅有一次使用党员身份向安排提恳求。”他屡次联络村“两委”,屡次向上级反映,多方奔走相告。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沙湾小学合作瓦屋山电站建筑,需求全体搬家。在校园搬家过程中,伍万银自动和谐新校园选址、土地执行等问题,并挨家挨户做好家长的思维作业,还使用歇息时间与作业组的同志一同走村串户,做乡民的作业。新校舍建造期间,伍万银坚持每天都到工地上查看校园建筑进展,生怕出一丁点儿工程质量上的问题。乡民们见了都说:“伍教师,你比修自家房子还上心哩!”

在伍万银的尽力下,学生们搬进了新校舍,教育条件得到巨大改进。可伍万银却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据守中,有了一身的“职业病”,风湿、颈椎炎……犯病疼的时分,他总是咬咬牙,又一头扎进教育作业中。在学生李代琼的形象里:“伍教师风湿疼的时分走路都困难,但他从来就没缺过一节课”。

43年来,伍万银有屡次脱离沙湾村的时机,妻子孩子也对他提出过要求,但他一贯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他忧虑他一走,孩子们就没有学上了。这一留,便是一辈子!

心胸大爱,四季不辍育门生

“孩子的事便是最大的事。”这是伍万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沙湾村,有才能的家长都带着子女外出读书了,留在这儿的孩子大多归于贫困家庭。伍万银带的最终一个班级,11个孩子中单亲家庭就占了4个。

“娃娃们小,家庭又困难,我不关怀他们,谁关怀他们啊!”伍万银坚持定时家访,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和思维状况一目了然,哪个孩子家里有了困难,他必定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人。1997年4月,学生魏容的父亲因病逝世,母亲外嫁,只留下她与70多岁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面对失学。伍万银带头捐款捐物,并召唤全校师生赞助她,处理了魏容的上学困难。一同,伍万银还多方求助,为长时间处理魏容上学问题四处奔波。县水电局领导得知此过后,决议每月赞助魏容100元,一贯到初中结业。现在,魏容已长大成家,常常谈及此事,总是说:“没有伍教师,就没有我的今日,伍教师就像我的再生爸爸妈妈。”

2006年,学生冯孝飞爸爸妈妈因病双亡,家中只剩下他与年仅14岁、还在读初中的哥哥,以及卧病在床多年的奶奶,面对失学。伍万银亲身上门关怀冯孝飞,并自动掏钱让其到校读书,又四处奔走联络,期望找到乐意长时间赞助的好心人。2007年,成都一位爱心人士得知此过后,赞助冯孝飞上学。后来,冯孝飞以优异的成果考上了高中,后又升入大学,喜讯传来之时,伍万银眼含热泪,满是安慰。

爱情的天平倾向了学生,亏欠的总是家人。伍万银心里一贯有两道过不去的坎。2010年4月,伍万银的岳父突患沉痾,被紧迫送往雅安住院救治(瓦屋山镇李湾村与雅安接壤)。因正值上课期间,伍万银没能到医院守候,本想使用星期天去看望白叟,没想到白叟竟没有挨曩昔。2013年2月,伍万银80岁的老父亲患沉痾住院,因怕影响学生学业,他只能每天打电话了解病况,想着比及放假的时分前去陪护看望,可直到手术那天,他都没能去到现场。

“我那时只想跟他离婚,为了一个校园,连家都不要,白叟都不要了。”说起其时的情形,伍万银的爱人仍然有些抱怨。

白叟的事,成为多年来伍万银心中难释的亏欠和惋惜,常常谈及,一贯达观的伍万银言语中总会透出一丝无法与沉重:“其时仅仅单纯地想,校园只要我一个教师,假如我请假了,全校十几个娃儿就只能放假,课程进展也会受必定的影响。山里的娃不容易,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搁了全校学生的学业啊!没想到,就这几天,老丈人就没等曩昔……我对不住白叟……”

2011年5月,因为山路湿滑,伍万银在上班时跌倒,脚部踝关节骨折,为了不影响校园教育作业,每天早上,他拄着拐杖到教室上课,放学后,又拄着拐杖回去,没有请一天病假。沙湾村的热心乡民劝他回去歇息,他说:“没事没事,我扛得住。”妻子疼爱他:“你又不是铁人,请一天假歇息怎么了。”他却振振有词:“我手没伤,就能写,嘴没伤,就能讲。脚杆摔到了,咋个就不能上课了?”凭着一根拐杖,伍万银坚持没让学生耽搁一天课程,他用踉跄的脚步,丈量着初心的长度。

初心不改,彩色芳华铸师魂

假如人生以功名论色彩,伍万银的人生必定是单色彩,但假如人生以贡献论色彩,伍万银的人生必定是彩色的、斑驳的。

尽管校园只要一个教师,伍万银却从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再小的校园也要像个姿态,再少的学生也要教出个名堂。”

伍万银总是晚上备课到12点今后,早上6点就起床,赶在一切学生之前到校,查看一遍校园,然后带领学生一同劳作,清扫校园表里清洁卫生。所以随时走到沙湾小学,都能看到一片整齐洁净的环境。

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伍万银特别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在行为习惯、道德情趣、价值取向等方面一马当先。为了教好学生的体育课,伍万银自学了篮球常识,年过半百的他还带着学生在空地上打球、练球。

“伍教师很严厉,要求今日背诵的课文就必须背完,否则就要留下来。”伍万银的严厉仔细,是学生们眼里的常态。在沙湾小学,每周一的升国旗唱国歌典礼从未连续,每逢小山村响起庄重的国歌,那便是伍万银对教育育人最动听的注解。

门生不言,下自成蹊,伍万银的辛勤尽力,结出了丰盛的果实。多年以来,他任教的各个年级学生成果,在全镇甚至全县,都是独占鳌头,曾屡次遭到各级赞誉奖赏。从沙湾小学出来的学生,不只成果优异,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更是令人称誉。

在四十多年的教育生计中,伍万银用他朴实无华的言行,感动着一届又一届学生与家长,沙湾村有的祖孙三代,都是伍万银的学生。凭着脚踏实地的作业态度、硕果累累的教育实绩,伍万银获得了很多荣誉:1992年被评为炳灵乡优异共产党员;1993年被评为洪雅县先进教师;2005年被评为洪雅县优异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眉山市优异共产党员;2014年被评为“我国好人”;2015年被评为“四川省劳作模范”;2016年被评为“四川省最美优异村庄教师”;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优异共产党员”等等。先后在《眉山日报》、《眉山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中心归纳频道《温暖上学路·妈妈背我去上学》,央视聚集三农栏目《我当教师的日子》等媒体播出,并作为洪雅县“大众宣讲团”成员,叙述党员故事,传递初心力气。

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一次又一次的奖励,并没有让伍万银沉醉其间,止步不前。2017年9月,伍万银本已到退休年限,但为了孩子们,又决然决议退而不休、返聘任教,直到2019年6月,送走了校园最终一名学生,他才完成了自己心中的任务,真实“退休”。他说:“尽管从教师的岗位上退休了,但共产党员永久不退休,村里有需求,我还能够贡献力气。”

巍巍瓦屋山不会忘掉,很多个寒暑冬夏,伍万银与清贫作伴、与孤寂相守,谱写着一曲普通而感人的贡献之歌,用他那瘦弱而刚强的身躯,撑起沙湾村小的那片蓝天!

来历:眉州前锋

RECOMMEND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