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十一总校校长李希贵学校和教育要做的无非这件事思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0-23 01:33:33  阅读:4424 来源:自媒体 作者:京城教育圈

原标题:十一总校校长李希贵:校园和教育要做的无非这件事 | 思享

近来,“得到APP”的四十多位教师团体参访了北京十一校园。北京十一校园总校校长李希贵就校园建造、根底教育创新和学生培育等论题,和他们进行了沟通。

针对这些全社会都极为关心的教育问题,李希贵校长共享了他的领会。

今日,咱们把他的共享全文稿收拾给咱们。

1

什么是校园

我先来共享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校园。一句话:校园是孩子走上社会之前的社会。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在走上社会之前,在校园里先活一遍?

由于在校园这个当地,犯错没有风险。或许说犯错的本钱很低。校园安全地给生长中的孩子划出鸿沟,在鸿沟里边什么都能够有:有成功、有失利、有波折、有苍茫,一切未来在实在社会里一个人或许遇到的状况,最好都让他们在校园里先体会一遍。

有时分,孩子做错了,这样就有或许发生冲突,可是不要紧,校园要承受这种状况。没有体会就不或许生长,在校园期间的体会是不分好坏的,每种体会都对一个人的生长有价值百科。家长替代不了孩子的体会,不管你跟他们说什么,他永久,也只能自己从头再来一遍。

你会看到国际上各个国家虽然学制是不相同的,比方俄罗斯小学四年,咱们是六年,美国大部分是五年,可是根底教育完毕的时刻,基本上都是框定在18岁。

这并不是由于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常识、才干都需求学到18岁。而是到18岁,一个人的动力体系和制动体系基本上就到达平衡了。也便是说你的“发动机”和“刹车”基本上能匹配了,这个时分才把你放到社会上。可是比方有的国家还有一个规则,便是21岁之前不能喝酒。由于喝酒了之后,或许你的“刹车体系”又失灵了。

这便是根底教育,需求为一个人在成年之前供给悉数社会日子的体会。提早“预活”了一遍了,知道社会是怎样回事了,然后“放飞”。

咱们教育作业的应战便是应对这个问题:怎样能够把一个校园在最大极限上变得更像一个社会呢?

下图是一个媒体人在十一校园观察到的一个瞬间:

这样的场景在十一校园举目皆是,它怎样出来的呢?靠课程体系。

2

什么是课程

我要共享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课程?

一个中学会有多少课程?十个?二十个?在传统校园有十几门课程就够了,可是在十一校园有300多门课程。

为什么要开发这么多课程呢?由于,课程便是经典的社会日子的浓缩。咱们有分层课程、分类课程、层类交融课程、归纳课程、游学课程、特需课程、家校共建课程。

一个孩子想要用十二年根底教育的时刻,要把人生过一遍,那怎样或许呢?并不是纯靠自然发生,咱们需求经过把社会日子中那些典型的部分抽取出来进行浓缩和提纯,把它变成校园的课程,这样才或许在12年里完结这个使命。

那么,在规划、规划和开发课程的时分,就要考虑到:

1. 社会日子的各个领域和各种景象。

2. 每个不同学习方法的学生,以及依据他们未来不同的生长途径,有或许需求的社会场景。

当咱们依据这样两个维度来开发课程的时分,才干完成这样一张课程表。

这样一张课表的含义是什么呢?是协助孩子在每一个年龄段翻开人生的宽度。

十一校园的教育理念不建议提早学习,也比较对立以加快学习为特征的补习班,为什么呢?由于这种学习并没有添加学生的宽度,而仅仅在添加进展、添加深度。

这样过早地抛弃了孩子们在特定年龄段的各种或许性,使他们一头扎进一个所谓特定的生长路线上不可逆转。当他生命的多样性被限制,他应该涉猎的宽度也被封死的时分,他就会盲目地判别自己的才干。一旦此路不通,换跑道的时机窗口就被封闭了。

咱们为什么也不建议把一个孩子特别弱的学科硬要补到十分好的程度?不仅仅是由于这个事儿时机本钱太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咱们以为它强行遮盖了孩子实在的状况,它给孩子包含家长一个过错的暗示,以为这个学科我还能够,未来也能够去从事这方面的作业,这是十分风险的工作。

所以他是什么样,咱们就应该承受他原本的姿态,能够做的是帮他挑选一个适宜的跑道,这是保证他未来人生能够持续成功的条件,由于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扣对了。

咱们来看看咱们校园的三名学生,他们的一起点是都喜爱音乐。在传统的校园里,我信任他们便是几个相同喜爱音乐的孩子,可是这个标签其实是十分抽象和抽象的。而在十一校园,这三个孩子是不相同的,咱们要给他们供给唤醒自己独有的音乐天分的舞台。

△ 左起:王凯基、吴汉霄、陈仲熠

第一位是王凯基。他在高二的时分,一年有一半时刻在录音棚里,他便是一个一听到音乐就走不动路的人,十分痴迷音乐创造。咱们就彻底鼓舞他泡在录音棚里。后来他从十一校园考入了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现在在美国持续音乐创造方面的进修。

第二位,吴汉霄,他接任了咱们校园一个很受欢迎的拜占庭街舞社团,他也酷爱音乐,但由于在社团运作中感触到了自己的领导力,所以他坚决了未来要当音乐制造人的抱负。他不是自己去发明音乐,而是想弄一批人来创造音乐,他自己当制造人。所以他从美国盛行音乐学院结业后,现在致力于开展自己的录音棚和音乐厂牌。

第三位,陈仲熠,他是校园大型活动的技能总监。校园没有一个教师在音响、灯火编程方面的技能能超越他。所以他从国内大学结业之后,现在在网易杭州总部雷火作业室,从事游戏音乐制造。

这才是课程体系的含义。不是简略地使学生学到什么,而是经过各式各样的课程,使他越来越多的探究自己的或许性,越来越清楚自己的挑选。

3

什么叫上学

第三个问题,什么叫上学?

在整个校园日子傍边,都要最大极限把挑选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位学生。

比方说选课,有许多抢手抢手的课,不或许每一个学期一选就选上,那怎样分配座位呢?咱们就给每一个学生一百块钱的选课基金,假如你有特别想选的课,就把这一百块钱全压上,一般来说就成功了。

我前天碰到一个学生,他特别喜爱篮球,押上33块就选上了,他还特别喜爱机器人,押了22块也选上了,成果后来那些他没舍得花钱的就没选上。对学生来说,这些课程都是自己挑选的成果,他自己会特别垂青。

再比方,咱们有260多个学生社团,在初一新入校的时分,一定会呈现将近四分之一的孩子盲目挑选的现象,有时分一口气选五个社团。咱们教师并不会去提示他,也不去硬性规则不能多选。

为什么?由于实在的社会、实在的日子不是规则出来的,咱们校园应该给他这种未来社会日子的本相和常态。成果最多两个星期这孩子就受不了了,由于每个社团都有使命,他发现无法应对,他有必要渐渐抛弃。在这个进程中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就学会了怎样取舍。

只需在挑选的进程中,人才干学会挑选。一定是靠自己体会,才有归于他自己的人生。

咱们有必要维护好一个学生他自己完好的人生。

十一校园校园里曩昔的路标是这个姿态,每一个路口都会告知你往哪走。

后来为了表现咱们的培育方针,咱们把路标换成了这个姿态——

不告知你怎样走,可是告知你整个校园的全貌,又告知你现在处于哪里。至于说你想选哪一条路,彻底依照你自己的规划和你自己的便利。这事儿很小,可是很重要。教育的革新光有理念不可,有必要从行为上改动才行。

所以什么是上学?上学不是来背书刷题,上学是学会知道国际、学会挑选的进程。在这个进程里边,咱们期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己的CEO。

4

什么是教育

这是我想共享的第四个问题。我作为一名教育作业者,想说句真心话:其实,教育承当不了那么多使命,现在咱们夸张了教育的效果。

有许多家长在研讨孩子教育的时分,不是帮孩子进行一个全体的规划,仅仅帮孩子选一个校园。对不对?家长想的真的是教育问题吗?不是,是择校问题。家长们焦虑的都是幼儿园送到一个什么好校园,小学送到一个什么好校园,初中送到一个什么好校园。咱们过多地以为校园会改动孩子,校园会保证孩子成功。

不是的,不要信任这些。

依据法国一个社会学研讨成果,校园在一个人的生长进程傍边只需15%的效果。它跟孩子的生长、成功,只需相关性。唯一和孩子成功生长有因果关系的是家庭。什么样的家庭才会刻画什么样的孩子。校园是用来帮你的,由于爸爸妈妈语文挺强,但你不明白数学,所以校园就帮你。

咱们的校园教育其实是和家长、和社会一起协作,来协助孩子发现自我、唤醒自我。

有个孩子叫黄婧怡,她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一向到高二,一向回绝艺术。我不知道原因,横竖她便是感觉自己毫无艺术细胞。可是校园规则每一个孩子在高中或许初中的六个学期里,至少有一个学期要必修戏曲课:扮演一个人物,承当一项剧务。由于咱们以为戏曲课是一门能“翻开自己”的课程,人只需能上一次舞台就能翻开自己。她被逼无法就选了话剧《雷雨》,扮演了繁漪,当然同一批扮演繁漪的有六个学生呢,所以她也不过是其间一个罢了。谁知道一上舞台她彻底就变了。她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魂灵是归于舞台的,或许我一向都把它藏起来,我的血液里仍是窜动着那样的因子,让我觉得现已依靠上了舞台上的那种感觉。这现已不是一门课,或许是一场命中注定的阅历。虽然那段独白没有镁光灯的陪同,可是我也知道了,有那样一个魂灵,是为镁光灯而存在的。”

我信任这个17岁忽然唤醒了自己身上的艺术细胞的孩子,她未来的人生会愈加精彩,由于有艺术的陪同。

另一个叫许珂的孩子,她在初中的时分一向以为自己数学不咋地,由于初中数学比较简单,全班学生有一多半都考满分了,她才90来分,她就十分沮丧,由于感觉自己数学欠好,特别大意。到了高一选课走班,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前测,依据自己的水平能够挑选不同的课程。(十一校园一切根底必修课,在任何一个年级都依照学术难度分为1到5级,如高一物理,艺术方向的学生能够修物理1,由于物理1和2能够满意高考水平,而未来有志于从事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就能够挑选修物理5)

成果她在年级进入前10%的方位,所以数学她就选了难度最高的数学5。成果一进入数学5的学习,咱们考90来分,她也考90,可是咱们考60来分,她还90分,咱们考40来分,她还90来分,她才发现自己数学不得了。假定咱们的高中仍是和曩昔她初中的时分相同,全年级仍是学相同的数学,或许她永久不会知道她数学有天分,未来竟然能够上数学系。

孩子的潜能的发现,不是用眼睛,比方让我看看你的潜能是什么?这必定看不到,有必要靠他的阅历。他一去测验,有没有潜能马上就自然会显现出来,所以校园需求把这样的进程给孩子。英国的闻名作家罗宾逊说:人的潜能犹如矿产资源,埋得很深。

所以,在每一个窗口期,当你发现孩子短板的时分,要尽快去寻觅他或许开展出长板的当地。

咱们许多教师,包含许多家长,都特别习气盯孩子的短板,并且盯住就不放。一向把孩子盯得心里发毛,彻底没有了自知、没有了自傲,最终失掉了自我。所以咱们的眼睛一定要“转”得快一点,看到一个短板就立马去寻觅,他必定有长板。数学欠好的孩子,经常是艺术特别好,又或许是美食家,这不都挺好么?

咱们怎样在每一个窗口期发现孩子的长板?教育学的研讨来看,这的确有基本规律。比方说3到8岁是发现孩子艺术和体育天分的敏感期,这个期间家长应该带他最大极限测验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篮球试一试,足球试一试,芭蕾试一试,滑冰试一试。有些项目你一试就知道了,不可两个星期就算了,有天分的那些项目就能够长时刻投入学习,这样孩子学得又快又自傲。

5月20号是十一校园的唤醒日。为什么把这一天当作校园的唤醒日呢?是由于一个学生的故事。

这个学生从外校考到十一校园之后,数学比较弱,所以在整个高一这一年内,由于忙活追数学成果搞得特别没有自傲,特别没有成就感。到高一完毕要升高二的时分,由于前史仍是语文教师的一个作业,他偶然画了两幅漫画,被教师当作样板贴在了教室,然后马上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追捧,成了小明星。请留意,他此前从没学过画画,也历来没人留意过他的这个长板。

接下来高二的一年时刻,他就选修了咱们的绘画课程、规划课程。然后5月20号咱们就在校园里给他搞了一个画展,由于画画好的学生十一校园有许多,可是大部分都是从小就学画的学生。但这个学生不相同,由于他是在校园里被唤醒了,被发现了,所以特别值得被鼓舞。后来他被纽约视觉艺术学院,也是全国际最好的艺术学院录取了。再后来,“520”就变成了咱们校园的一个传统,把这一天定为唤醒日。

所以,什么是教育?教育便是协助孩子找到他们“能够巨大”的当地,让他们在通往巨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

前面咱们说,校园协助学生知道国际,学会挑选;教育协助学生知道自我,清晰方针。一旦有了方针,你就有了动力,也便是让孩子安装上归于自己的发动机。

在咱们看来,其实校园和教育无非就干这么一件事:

协助孩子在知道国际的进程中,知道一个绝无仅有的自己。经过学会挑选和抛弃,来真实清楚自己的工作方针和人生方针,在这个进程里边安装动力,安上刹车。有了这样的进程之后,我信任一个孩子在校园里学多少东西这事儿反而没那么重要,由于学习会是他终身的事儿。

作为一个成年人,无妨想一想咱们自己,看一看咱们身边的人,哪一些人是由于上了一个好大学就成功的?即便在名校里边,不成功的、平凡的乃至糟糕的,多着呢。

成功者必定各有特点,可是有一个特点是相同的,那便是他们脱离校园之后,一直乐意学习,然后不断自我生长,承受新的事物。

由于他们现已在校园教育和家长教育的进程傍边,为自己安装了一个酷爱学习的内动力,有十分清楚的方针感。

所以,英国闻名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在他墓志铭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毕生生长,从未长大。

作者 | 李希贵

来历 | 罗辑思想(ID:luojisw)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