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读懂作业新趋势,你找作业才干有谱
导读
据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到达峰值的14.2亿~14.5亿。其间,劳作年纪人口自2013年开端现已继续下滑,2020~2030年劳作年纪人口规划将根本维持在10亿左右。因而,坚持现在的经济结构,将全国失业率控制在政府目标线以内的压力不大,但这是否就能对现在的作业局势持乐观态度呢?未来又该怎么应对新的作业局势呢?
7月6日,济南举办2019年大学生作业创业大型招聘会 赵晓明 摄
作业结构性对立愈加凸显
“十四五”时期,我国作业将凸显出新的趋势性改动:即从传统作业岗位缺乏的总量对立向高质量作业的结构性对立改动。
我国作业局势坚持长时间安稳首要取决于劳作力需求要素——经济增加带动了作业,尤其是服务业作业景气,企业的招聘广告满天飞,乃至为有岗无工而忧愁。与此同时,劳作力供应弹性面对继续下降趋势,即使老板把薪酬提高了,仍或许招不到心仪的职工。
“十四五”时期,作业总量对立和结构性对立将继续并存,结构性对立愈加尖利。因而,未来劳作力供应要素将成为影响作业局势改动的首要力气,应给予高度注重。
新技术冲击传统作业商场
机器人/人工智能带来的自动化新技术革命,对传统惯例作业使命、作业岗位的代替冲击不容小觑。
世界经济论坛(2018)查询的企业数据计算成果显现,估计到2022年,机器人和AI可以完结的使命多达42%。我国在人工智能盈利这一轮新技术革命中走在了前列,“机器换人”热潮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兴旺区域正逐渐延伸开来。因而,“十四五”时期的作业规划、方针应对及方针东西储藏都要活跃应对机器人AI对一般劳作力的冲击和影响。
机器人和AI鼓起也在不断发明新的作业岗位,并正在改动劳作力商场。与以往技术进步不同的是,AI将代替更多的作业岗位。如AI在教育、健康、规划工业范畴的广泛使用,会发作新的作业机会需求;修补、清洁、运送、驾驭等使命成为自动化;乃至触及管理决策的拟定、数据管理和毛病检测、客户偏好和满意度的追寻等作业使命。
以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式工业分散速度快、使用规划广,劳作力在教育中学习到的常识在未来会堕入与技术进步错位的窘境。旧作业消亡、新作业诞生,传统岗位也在变异、演化成新的复合型作业使命。因而,应对动态化的劳作力商场和新技术革新的教育训练系统需求改动思路,遵从以技能为根底的方向,而不是以学位为根底。
全球化与交易战影响不容小觑
从全球视角动身,中高收入阶段的国家遍及都存在劳作力参加率下降的趋势,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下降的起伏较大。相关的计算数据显现,我国劳作力参加率从1996年的79.13%下降到2018年的68.72%,降幅为10.4个百分点。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兴旺国家,降幅别离仅为3.4和2.7个百分点。
尽管中美经贸冲突形成的岗位丢失数量不是很大,但作业岗位丢失呈现出“区域会集、作业会集、产品会集”的三会集特色,也就是说,交易冲突首要会集在我国区域经济最兴旺、作业成长性最高、产品前瞻性最强的范畴,形成的作业岗位丢失首要会集在广东、上海、江苏的战略性高科技工业。
当然,关于我国规划巨大的作业商场来说,对劳作力本质的需求差异并不大,且劳作者在不同作业间换岗可行性高。只需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再作业办法及时跟上,即使丢失一些作业岗位,暂时失掉岗位的劳作者依然可以找到新作业。
7月6日,济南举办2019年大学生作业创业大型招聘会 赵晓明 摄
活跃应对农民工搬迁活动转型
2018年,进城农民工约1.35亿人,比2017年下降1.5%,增速显着回落。这背面人口结构变化是根本原因,但仍应注重农民工搬迁活动转型带来的作业新特征、新改动、新问题。
一是农民工年纪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农民工监测查询数据显现,从2010年到2018年,本地作业的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的平均年纪别离由36岁、31岁提高到44.9岁、35.2岁。不仅如此,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越来越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多是在建筑工地上从事体力劳作或是在快递、外卖等新式渠道,平均年纪不断提高加重了其作业的脆弱性。
二是农民工活动规划呈现短距离化趋势。每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现,活动人口跨省活动的份额在2005年到达峰值后开端回调,省内活动的份额逐渐上升。外出农民工的活动规划呈现就近作业、省内作业相似的特征。破解区域间招工难和作业难共存的对立,需求全国统筹的公共服务方针和社会保障,让劳作力活动更有动力,一般劳作力的装备功率更高。
三是农民工作业的作业由第二工业向第三工业搬运。农民工大规划外出务工之初,第二工业的制造业和建筑业是吸纳农民工作业最多的作业。但“十三五”时期,这一状况发作改动。2018年,第三工业作业的农民工比重过半,首要会集在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修补等传统服务业。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尤其是消费服务业将是农民工作业的首要作业。
四是农民工的流入地由东部向中西部搬运。2018年,东部区域作业的农民工规划和份额相较2010年的状况双双下降。大学生更简单在作业门槛高、专业技术要求高、作业方式多样化的东部沿海区域找到适宜的作业岗位,农民工跟从劳作密集型工业搬运至中西部区域。这意味着“十四五”时期,作业和工业结构晋级之间的“雁阵搬运”形式初露端倪,将对处理“十四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部分结构性作业问题,减缓我国工业晋级过程中带来的冲击,起到重要作用。
来历:2019年第19期《半月谈》
作者:屈小博(作者系我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作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修改:李力
主编:孙爱东
修改:杨建楠
更多内容,点击 阅览原文
责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