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新生入学奖50万高校恶性抢生源屡禁不止网友源违背育人初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0-02 10:36:37  阅读:8207 来源:自媒体 作者:河北中公教育

原标题:重生入学奖50万,高校恶性抢生源屡禁不止,网友:源违反育人初衷

【热门梗概】

近年来,高校“恶性抢生源”现象屡禁不止。近来,浙江大学本科招生处负责人的“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报考浙江大学奖赏50万元”的言辞,让浙江大学站在了言论的风口浪尖。此外,教育部还监测到,招生组经过微信群等方法,传达上述奖赏办法。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向浙江大学发函,依据相关规定:高校不得在选取作业完毕前以各种方法向考生违规许诺选取或以“签定选取协议”“重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从头挑选专业”等方法恶性争夺资源,要求当即纠正违规招生宣扬行为。

【标题猜测】

近来,浙江大学的“浙江全省前100名考生报考浙江大学奖赏50万元”的“重金抢人”行为引发热议,相似的“恶性抢生源”事情层出不穷。对此,你怎么看?

【答题关键】

1.标明观念。

跟着高等教育的开展,高校竞赛越发剧烈,争抢优质生源本无可厚非,但应以高校的全体实力和名誉招引考生,促进良性竞赛,而非物质利益的诱导违反育人理念。

2.剖析损害。

(1)误导自愿填写,影响人生开展。经过物质利益的诱导使得考生做出不理性的校园和专业挑选,在人生的转折点做出过错的挑选,影响未来开展;

(2)从“招分”到“招人”,强化“唯分数论”。经过单纯的高考成果争夺生源实践是争夺高分生源,而非根据考生学业体现、学术潜力与归纳本质的归纳考量,耳濡目染中强化了“唯分数论”;

(3)损坏招生次序,构成恶性竞赛。为了可以招到优质的生源促进高校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被钳制”参加恶性竞赛中,最终将严重损坏招生次序,也将影响高校的开展;

(4)教育资源歪斜,违反教育公正。教育资源本就有限,此类恶性竞赛手法将使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向少量优质生源歪斜,而非用在普惠性的教育质量提高和学生培育上,不利于教育公正。

3.论述原因。

(1)高校竞赛剧烈,优质生源稀缺。跟着高校扩招、国外高校在华招生等,高校教育更加剧烈,优质生源更加稀缺。而优质生源既有利于打造高校口碑,也有利于提高生源全体质量;

(2)过错的政绩观,过错的育人观。将优质生源数量当成点缀门楣的政绩,过错的以为优质生源便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竞赛力的中心;

(3)教育部门监督监管不到位。一方面关于存在恶性竞赛行为的高校惩办力度不大,仅仅要求整改,难以起到遏止效果;另一方面,上有方针下有对策,恶性抢生源手法层出不穷。

4.论述详细对策。

(1)教育部门加强监管。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关于高校抢生源行为的监管和惩办,加大宣扬引导,拓展群众监督告发途径,标准招生行为;

(2)高校改变办学理念。高校要自动摒弃过错的“抢人手法”及过错的政绩观念,认识到优异生源仅仅提高校园竞赛力的要素之一,校园应该将更多的精力与财力放在培育学生上,真实做到以人为本,提高高校竞赛力;

(3)科学竞赛争夺生源。高校应该经过展现全体实力、办学特征与校园名誉来招引考生,经过客观、体系、全面的招生宣扬,精确地向考生传递校园各专业的信息然后招引考生。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