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我不是教育家但我要用教育家的情怀做教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9-25 18:31:28  阅读:7983 来源:自媒体 作者:搜狐教育

原标题:我不是教育家,但我要用教育家的情怀做教育

来历:公民教育杂志

作者:严寅贤,系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原副校长,全国教育体系劳作模范、全国优秀教师

退休了,虽然仍在校园上课。细想起来,我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教育和育人。一辈子视教育为本职,育人为本分。此非妄言。历来毫不勉强,无须外力干涉。我一向觉得语文教师担负共同育人使命,这是语文学科的特定内在使然,也是源于我心底的知道。育人的中心是注重学生精力生命生长,它不是公开课或演示课上人们常见的硬性附加,也不是生拉硬拽或顺理成章。它是常态,在课上,更在课下,是瓜熟蒂落,是得当与调和,是润物却无声。

用教育家的情怀做教育

教育育人,是我一辈子最心安理得的事。几十年来,我既做校园办理,又坚持上课。但我时刻清醒,作为一名教师,我面临的最重要的使命是未成年人的精力刻画!在往常的年月里,我在学生的精力世界与心理健康、品格刻画与品德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百科观的引领方面不遗余力。我使用各种教育时机,优选各种阅览材料,向学生教授社会干流价值百科观,教授科学的天然展开观、可持续展开观,教授社会公正与正义,教授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旗帜明显。爱国是全人类共有的天然情感,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血脉。在整个教育生计中,我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学生高枕无忧,我国强则盛、弱则亡。这是作为一名公民教师有必要尽到的职责。

育人的中心是生命培养。一切教育工作者均应有明显的生命情怀,培养生命个别健康健壮生长。生命包含天然生命和精力生命。天然生命的健旺,精力生命的健康,是生命个别健康健壮的必备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我一向觉得,一个孩子生长是否健康,往小处说牵涉一个家庭的夸姣,往大处讲则牵涉社会的展开与前进。因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段话让我铭记至今:“教育家在数量上不得少于甚而应当比医学家还要多。假如咱们把咱们的健康信任给医学家,那么咱们就要把咱们子女的品德和心智信任给教育家,把子女们的魂灵,一起也把祖国的未来信任给他们。”

我不是教育家,但我要用教育家的情怀做教育。

育人:作为教师的共同价值百科与魅力

从事教育的第一天,我就做了班主任。引领学生生长,这是源于我心里的爱好和热心。最初,我的主意很朴素:我是成年人,学生是孩子,成年人有职责引领孩子生长前行。

20世纪80年代做班主任,例行工作之一是期末给学生写评语。此事我从不唐塞。我写评语,即便写缺陷,也要让学生心服口服,感到教师是在诚挚协助、引导他。在北京一零一中学,我也曾做过两年班主任。原则之一是对学生的点评绝不唯成果论。结业后的学生给我写信:每次想起您的时分,我总觉得整个高一学的并不是刻板的语文,而是鲜活的人生道理,您向咱们传达的人生哲理比一篇篇课文、一次次考试更让人爱惜……

我始终认为,教师的自我展开与自我完善是培养学生生命生长的内驱力。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考虑怎么影响和引领学生的精力生命生长,则是多年以来我从未改动的教育初心。

20世纪80年代末,我所任教的高三文科班一论理学生在作文中说,她很崇尚社会上非常盛行的标语“在欢喜中成才”。看了这篇作文,我首要找到这位学生,诚恳而坦率地与她聊起这句标语的片面性、荒唐性。然后,我又安排全班学生就这篇作文和“在欢喜中成才”的标语展开讨论。我列举了许多名人成才的艰苦进程,让学生从思想上知道到,“成才”与“艰苦”是一对孪生姐妹,高兴的条件必定是艰苦;没有艰苦的劳作,决然没有顶峰的体会。我的引导得到了学生的遍及认同。教育一定要促进学生在价值百科知道上的提高。

我教育辛弃疾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写作时刻相隔长达31年之久,但辛弃疾屡遭冲击而又痴心不改的爱国情怀,令人扼腕!我决议让学生写一篇比较阅览和鉴赏文章“31年的跨过:不变的壮志与豪情”。

考虑到写作难度,我也写了4000多字的“下水文”。10多年过去了,我还明晰地记住,在阅览学生文章之后,我把自己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并为学生全文吟诵,我流下了眼泪,学生也报以火热的掌声。这种对学生精力的熏陶,我在语文教育中乐此不疲。

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敬仰与敬畏,经过母语教育触发学生生命深处的夸姣情感和刻画正确的价值百科观,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共同的工作价值百科与魅力。

启智铸魂,吾辈永世无憾

教师的“一桶水”,为的是向学生供给“一碗水”。我有意识、体系地堆集材料始于1988年。我把一切期刊装订成册,做好期刊索引,查阅任何文章,翻开索引一望而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校园印刷条件有限,大凡好文章,我一般使用语文课为学生吟诵。

自1997年始,我坚持为学生编印《美文选》,后更名为《语文读写周报》,一向坚持到今天。我把自己所见到的内在丰盛、布满着鲜活时代感的各类好文章或下载、或剪贴,印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览考虑表达。2019年5月13日,《光明日报》刊发了《大丈夫:我国文论的原创性概念》一文,此文对“大丈夫”的内在做了深入论述,对今天的中学生极具阅览价值百科。我把此文连同人物通讯《南仁东和我国天眼》(2019.5.6)、《人生为一大事而来——记我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3.28)近2万字材料组成“多文本”,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仔细阅览,每人写一篇讲演词,安排全班进行主题讲演,作用很好。

长期以来,我为学生供给了数不清的鲜活优质的阅览材料。为何?2009年,我曾写万字长文《汲涓涓清流润泽幼林》进行论述:涓涓清流,质优也;润泽,精力润泽也;幼林,未成年人集体也。而让标题六字皆含“水”,故意显现的便是对未成年人的文明喂食和心灵润泽。事非亲为不知其乐。发现好文章,乐;品读好文章,乐;搜集好文章,乐;印发学生阅览,乐;学生读得仔细、写下批注点评,更乐!

我曾宣布长文,倡议高度注重高中古典文学课程,建议高中白话教材编写可自成体系,尽可能使内容丰盛,掩盖面广。

自20世纪80年代开端,我就安排学生读《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注重成语教育。我从当年出书的名目繁多的“古诗文名句选”之类的书本中精挑细选,用钢板刻制,印发给学生阅览。

早在1998年,我就掌管市级要点课题《高中语文国家课程和活动课程一体化实践研讨》。中心内容便是展开“经典阅览”(读整本书)、“快餐阅览”(读单篇文章),一做便是20多年。

近30年前,我曾宣布了散文《杏坛读书絮语》,抒情自己的恬淡宁静之心和甘为人师之愿:读书教育写书,恬淡宁静致远。启智铸魂育人,吾辈永世无憾!

今天读来,初心仍旧,不觉心潮澎湃。

注:图片来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一切。

.

(注重“搜狐教育”获取更多教育信息,微信ID:sohujiaoyu。)

职责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