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不少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类的辅导班和补习班,期望孩子可以全面发展。不过,家长是否想过,全面发展会不会不适合你的孩子?
其实今世有这么一个人,尽管只要初中文凭,却穷其终身只专心了一件事,终究功成名就,不只荣获了我国院士的荣誉,而且还荣获了美国的外籍院士荣誉。
在1910年,江苏金坛县,有这么一个小孩,他从小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火伴们戏称为“罗白痴”,用现在人的目光看,就像是当之无愧的“书白痴”。可是,便是这么一个看似目瞪口呆的孩子,在进入金坛县立初中后,展示出了其拔尖的数学天分。
天才的命运,好像总是那么不顺利,就在他初中结业之后,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却因家庭收入菲薄,无法供给膏火而不得不半途退学。
在多数人看来,这样的初中文凭,若无意外,人生算是定格,今后也不会有什么出彩的当地。可是,退学之后,他使用白日闲暇和晚上的时刻自学数学,好像确定了数学相同,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足足用5年时刻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悉数数学课程。
18岁那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残疾,但依然无法阻挠他对数学的酷爱。20岁,他以一篇论文颤动数学界,学业有专攻,由于数学的天分,凭仗初中文凭,被清华大学破例请去作业。
而这个数学天才,便是闻名数学家华罗庚。
在进入清华大学后,华罗庚边作业边学习,花费1年多时刻,又学完了数学系悉数课程。他专心的范畴始终是数学,从小到现在一向没有变过。为了可以更好地学习数学,他自学了英、法、德文,而且在国外杂志上宣布了3篇论文,因而又被清华破格任用为助教。
可是,成为助教后的华罗庚并没有满意,依然夜以继日,每天只睡5、6个小时,其他时刻都用来学习数学,计划将数学天分面向极致。
1936年,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后回国,在昆明城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中,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1946年9月,华罗庚应纽约普林斯顿大学应邀去美国讲学,并于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带着家人去了美国。
此时此刻,关于很多人来说,在国外做了教授,应该是人生巅峰,该享用日子了。可是,就在1949年,也便是新我国建立的那一年,这位数学家好像感触到了祖国的召唤,他抛弃国外优裕日子携全家回来祖国,融入祖国的建造之中,为祖国培育更多优异的人才。
华罗庚的终身有种各种荣誉,由于数学,他走向了国际,而由于专心,所以专业,先后被几所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成为了我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国际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或许,全面发展不错,可是可以将自己拿手的专业干到极致,也是一条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