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说是万里挑一,可是每个年代却都有层出不穷的神童和天才。在世人看来,这些天才们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才智,人生似乎开了挂般飞速向前,提早进入高中、大学,提早读完硕士乃至博士。和常人相同处于懵懂年少的年岁时,他们却现已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张口结舌的成果。可是,能够一向大放异彩、优异究竟的神童却少之又少,乃至大部分都没有像人们原本预期的那样获得极端耀眼的成果,终究反而都泯然于众矣。
今日要讲的这位神童名为魏永康,在90年代可谓是适当知名。13岁上大学,17岁就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真可谓是完美诠释了神童天才的开挂人生。出生在1983年的他来自湖南省的一个小县城,家中条件十分一般,乃至有些窘迫;父亲是瘫痪在床的伤残武士,并不能为家庭带来什么收入,也无法撑起一个家;母亲曾学梅则是一名百货公司的一般工人,每日作业十分辛苦,拿着菲薄的薪酬挣钱养家。
从小,魏永康就在母亲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照料下长大,乃至能够说是母亲手把手一步步“教出”了这个天才。或许是因为深感家庭环境之不抱负,以及自己当年无缘高考留下的终身惋惜,曾学梅对自己仅有的儿子魏永康抱有十分大的希望。在魏永康十分小的时分,几个月时就开端教他识字,激起着儿子学习的潜能,使得魏永康在十分年幼的时分就创下一个又一个神童神话:两岁时就知道1000多个汉字,并且能说会写;4岁就学完了初中的课程,8岁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并且成果还适当优异。
张狂跳级上了高中的魏永康并没有呈现出一丝一毫的费劲,仍然在发明天才的故事。还没满十岁的他一举斩获各类大奖如全国奥林匹克化学比赛二等奖、物理比赛二等奖;高中很多重难知识点他一点就通、一学就会,13岁魏永康就参与高考,并且以优异成果被湘潭大学选取,成为年岁最小的大学重生。17岁的时分,这一位”东方神童“再一次改写了世人的眼球,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照理来说,这样的天才神童年岁轻轻就现已到达这样的成果,出路不可限量。可是实际却令人大跌眼镜:因为魏永康年岁真实太小,因而在他13岁上大学的时分,母亲跟从他到大学时时刻刻关怀照料他的日子起居,并且详尽到体贴入微的程度。洗脸、洗衣、煮饭,乃至是帮他刷牙、洗澡和喂饭吃。在这样的饮食起居照料下,魏永康简直成为了一个“日子痴人“,在17岁进入中科院后,这个”高分低能“的天才神童变得蓬头垢面、日子不能自理,乃至将自己关闭起来,无法和外界正常沟通沟通。平常和同学教师基本上不打交道,乃至于屡次旷掉考试,连结业论文都没有提交。最终,本应该在中科大硕博连读的魏永康直接失掉读博的时机,并且在就读三年后被校园劝退回家。
退学回家的魏永康,日子一会儿跌入谷底。母亲曾学梅很气愤。可是,不少网友却表明,魏永康的母亲亲手教育出了一个神童,却也亲手毁了这个孩子。这样的包揽式教育带来的悲惨剧成果现已清楚明了,孩子只在成果上遥遥领先,其他各个方面却都存在极大的缺失,神童早晚也要“陨落”,成为无法和社会接轨的“低能儿”。
因而,家长教育决不能依照彻底包揽的办法进行,这样只能将孩子培育成一个彻里彻外的“读书机器”,反而成了交际和日子痴人。这样的方法,很可能反将一个孩子培育成了废人,乃至将他们逼上人生的死路。究竟心智的培育、性情的刻画和三观的引导,有时比成果来得更重要,莫非不是吗?
转载。作者:中国高校在路上。有修改。原标题《17岁中科院硕博连读的天才,母亲却咒骂他“恨不能死了才好”!》。网络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烦请奉告删去,谢谢!
编后话:值得幸亏的是,在他亲朋好友的协助下,也在他自己尽力下,魏永康现已渐渐学会了照料自己,也能正常的和人往来,现已融入了社会。2009年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结业后在南京作业。值得一提的是,他现已成婚生子,并且老婆仍是他自己知道,自己去追的喔,祝贺啦!
从这件工作上,说明早教仍是比较重要的。当然了,我不发起填鸭式的教育,更不能说逼孩子去学习。而是说能够引导,能够给他好的环境去熏陶,就像当年的孟母三迁故事相同。然后该玩的玩吧,日子上要自理,小伙伴要正常沟通。不要求他17岁中科大硕博连读,20岁就好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