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好课程丨度假区实验学校匠心筑课程生态向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9-12 01:59:07  阅读:5126 来源:自媒体 作者:昆明教育

原标题:好课程丨休假区实验校园匠心筑课程 生态向未来!

2019年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当天,“遇见滇池美好未来”—《滇池课程系统构建与生态施行的研讨》课题效果正式发布。

作为市级课题“滇池·生态”课题由滇池休假区实验校园历时两年完结。

这不是一个简略的课题,而是休假区实验校园多年来关于生态教育的寻求以及用课程执行纯洁育人的沉积和考虑,一同也为校园下一步的开展指明晰方向。

休假区实验校园,一个生态教育花园。

经过12年实践,校园“让学习像呼吸相同天然,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生态方针,已成为全校师生的一致,得到家长的高度认可。

教育生态哲学与

纯洁育人实践

生态办学

生态校园

每一个生命都

绽放出最美的姿势

生命的互融

效果了生长

生态教育

生态引领

云南教育的高位引领,

纯洁育人的追梦者

现在,生态教育已成为校园的价值百科引领、思维引领,成为校园可持续开展的名贵精力财富

经过发掘滇池特征,休假区实验校园完成课程内张力以及滇池·生态课程的质量蜕变与进步。

课程:以滇池+生态为中心

在滇池休假区实验校园校长杨立雄看来,供给合适学生开展的教育,其本质便是供给合适学生开展的课程。

“校园想要培育什么样的学生,就应该用什么样的课程系统来支撑,而滇池+生态的课程设计也秉承了校园一向的生态教育理念,并与国家课程进行深度交融、系统性整合,希望能探究出一套实在对校园有引领效果的新课程系统。”杨立雄说。

杨立雄校长和孩子们一同享用丰盈的高兴

2001年至2011年,校园拟定“545讲堂教育规范”;2012年至2016年,校园构成凸显区域教育特征的自有品牌三度课程结构。

现在,休假区实验校园的课程构架现已开展到3.0版别,即用“滇池+生态”作为校园课程的品牌价值百科中心,培育具有生态纯洁心灵与世界跨界学问的学子。

能够说,全部瓜熟蒂落。

小书吧遍及校园

经过课题立项,进行理论研讨与实践运用,致力于让校园课程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教育品牌,这样的探究,在昆明,在云南均不多见。

内在:木土水课程 构建网状系统

“现代化、生态化、世界化”是休假区实验校园坚持的办学理念,怎么让校园理念转化为师生易于操作的实践性课程?

近两年的课题研讨,让校园逐步找准了方向,搭建了一个以滇池符号为载体的创课空间渠道,对国家课程、当地课程、校本课程、德育活动等课程价值百科从头构建,使之在校园层面上构成一个有机的课程全体。

终究构建了1-3年级、4-6年级、7-9年级的滇池木课程、滇池土课程和滇池水课程三个完好的课程系统,织就了一张滇池·生态课程系统价值百科网。

木课程

符合的是校园育人方针——现代性

主要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着手,延伸的是课程深度;

土课程

对应校园育人方针——生态

要点培育学生的品德品质,用大地的容纳与厚重,培育孩子的厚德与坚韧

水课程

对应校园育人方针——世界性,科技人文

包含跨过大洋、融通中外,贯穿古今,学习吸收。

每一个学段,每一类课程下,又细分红根底课程、特征校本课程、特性选修课程、红嘴鸥德育课程、环境气氛课程和滇池研学课程,构成课程共创共生、同享共育生态循环系统雏形。

在这样的课程系统引领下,校园立异建立“飞鱼杯”游水队,游水运动蓬勃开展。2017年被评为昆明市游水项目体育传统校园。

游水队

2018年起,初中一年级开端面向全市接收游水项目体育特长生。到本年,校园在市级游水竞赛中合计收成金牌14枚、银牌10枚、铜牌12枚。一同校园游水普及率也大幅度进步,从2018年的413人次添加到2019年的1391人次。

讲堂:翻开教室鸿沟 滇池特征充满

“校园在滇池湖畔,滇池在校园中心。”每天清晨,学生会在“滇池”实景微缩景象畔,吟诵名家经典,波光粼粼、扬帆点点,是孩子与滇池母亲诗意般的对话!

“滇池”实景微缩景象

“滇池”形象展览室里,有蓝天、海鸥和滇池实景微缩沙盘,滇池流域和山脉的特征一目了然,滇池元素不只体现在文字上,更直观地呈现在师生的视界中。

“滇池”形象展览室

经过课题研讨,休假区实验校园把滇池文明的学习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让滇池特征充满校园。

校园小学部深入开展滇池研学活动,经过滇池行走、探秘滇池等活动,走进郑和故乡、研学捞渔河湿地、行走草海大坝,让滇池文明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领会。

初中部的孩子们,则经过湿地管护工作体会、维护滇池志愿者、滇池放鱼等活动,在参加中感触不相同的滇池文明。

滇池不只仅是一个名词,更成为实验校园课程品牌建造的一个标志

2019年,校园开设滇池生态选修课合计79门,类别丰厚,样态多元,让学生的挑选愈加多样。特征选修课包含滇池·生态共生课程和滇池生态实践课程两个大类,其间,民族服饰小模特队、滇池坚毅小海鸥,已成为校园响当当的品牌,遭到学生们的热捧。

民族服饰小模特队

除了滇池,现在,生态的全体思维也现已天然滋润到校园办学的各个方面,走进休假区实验校园,校园处处是讲堂,万物皆为师。使用校园小地块建起的生态小舞台,学生能够自由地展现才艺;遍及校园的小书吧,让学生随时随地品书香;时令鲜花开得正艳,山楂树上果实累累;菜地里新鲜蔬菜长势喜人,绿莹莹一片;小鸟、山羊、孔雀和师生密切共处。在休假区实验校园里,人人都是生态教育的践行者和受益者。

校园在昆明市“三名”工程的推动中,营造出教师生长的杰出生态。构成国家、省、市、区、校的名校长、名师工作室集群,国家级杨立雄名校长工作室,“云南省万人方案”隋晶名师工作室,“春城名师”倪方友数学名师工作室、“春城名师”张莉敏语文名师工作室,相继建立。

2019年中考,校园获得优异成绩:一级一等完中录取人数达43人,占20%;500分以上同学占44.55%;高分段人数与2018年比较明显添加。

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杨志成来到休假区实验校园后,慨叹地说:“走进校园,无论是校园的生态环境,仍是教室的生态课程;无论是校园的生态文明,仍是教师体现出的生态办理,都让我感触到校园生命本真回归的教育,感触到生态教育的气味。”

杨立雄校长表明,现在,校园现已把“滇池·生态”课程系统课题研讨效果列入每个学期的校园工作方案纲要中,实在让课题研讨效果落到一线讲堂教育,让生态教育理念入脑、入心。

专家点评

昆明市教科院理论研讨室主任李庭辉:

1.课题从理论到实践,是精力文明的大餐,较好地执行了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维,现代教育2035。

2.课题研讨敞开多元,思路清晰,讲堂实践厚实,效果丰厚多样。

3.滇池“木”“土”“水”生态课程系统理念、方针、素质横向交融新颖。

昆明市教科院副院长谢家放:

1.课题是小课题有大文章,环绕本乡本乡的“滇池”,在同质化校园下,别出心裁,特征明显。

2.课题从策划到施行,研讨进程厚实,教师行为与学生体现,实在且效果丰盛。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题研讨为打造一所全省、全国最有特征的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昆明市政协副主席朱燕:

课题选得太好了,具有时代性。与滇池管理、湿地建造、市民河长密切相关,含义严重。

校园用生态教育理念课程,有温度地发掘教师和学生身上的潜力和特色,激起内生动力,理念很新,勇于测验,课题团队十分强。

记者:杨世玥

拍摄:校园供图

修改:李思凡

审阅:杨世玥

责任修改: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