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再富也要穷孩子值得思考的德国教育理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8-24 08:13:21  阅读:1714 来源:自媒体 作者:中国教育研究

原标题:“再富也要穷孩子” 值得考虑的德国教育理念

到一个赤贫的国家或区域过上一段艰苦的日子,加深对社会、对人生的了解。这是当今每个德国城市孩子生长进程中的一项必修课。

在德国,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小学生,使用假日万里迢迢来到南美洲和非洲,在这项一起的体会活动中承受训练。这项活动的主旨既不是出国旅行,也不是勤工俭学,而是培育孩子的吃苦耐劳和习惯社会的日子才干。活动的悉数费用均由自己出,是当之无愧的自己掏钱“买苦吃”。

众所周知,德国归于世界发达国家之一,人民日子较为殷实。但是,殷实的德国人却信仰“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少自制力和独立日子的才干,长大后会很难习惯社会,免不了要吃亏走弯路。孩子长大了,迟早要脱离爸爸妈妈去自闯一片六合。与其让他们那时面对波折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多吃些苦,摔打出直面人生的才干和本事。

不给孩子现成的财富

在德国,许多有钱人现已知道到,坐拥万贯家财不一定便是功德。假如让年青人容易得到巨额财富,就有或许将他们面向蜕化的深渊。根据这种知道,许多依托自己斗争成为富豪的德国企业家改变了子承父业的观念,纷纷表明不会把自己的产业悉数留给后代,而是将绝大部分乃至悉数产业都捐给慈悲事业。绝大大都子女对其爸爸妈妈的这种主意和做法表明敬仰和支撑。他们认为,爸爸妈妈的产业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有处置的权力。作为子女,不应该期望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多少遗产。只需自己努力斗争,就或许会和爸爸妈妈干得相同好,乃至更为超卓。他们信任真实的美好,来自自己的成功。

现年24岁的蒂姆·海因茨是具有10亿欧元财物的德国某运送公司董事长的儿子。大学结业后,他和兄弟姐妹5人每个月只能从爸爸妈妈的产业保管安排得到最低的收入。对此,蒂姆表明:“爸爸妈妈的钱,我无权具有,也不想具有。爸爸妈妈把钱用在社会需求的当地,不必在咱们的吃苦上,这是正确的。爸爸妈妈给咱们留下了斗争的时机。有一天,我也会经过斗争具有自己的产业,取得好像爸爸妈妈相同成功的快乐。”

根深柢固的规矩知道

德国人坚信:社会是一个全体,人与人之间遵守规矩,才会使日子变得愉快、调和、安靖。去德国省亲时,有一次我在旅游汉堡动物园途中去了趟卫生间。出来的时分,被一位年青女士拦住,问询我可曾见到一个小男孩儿在里边。她解说说,她的儿子进卫生间很久了,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遽然想起,方才的确听到卫生间里有击打声,所以回头循声找去。在卫生间最里边的方位,我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正在一脸仔细地修补水箱的拉杆——由于拉杆忽然失灵,冲不下水。男孩儿认为,自己用过的厕位假如不冲洁净,对不住下一个如厕的人,也有失自己的庄严。

听一位朋友说,他第一次到德国时,将小外孙的上衣暴晒到阳台上。他的女儿要求他将衣服收进来,晾在家里。她说在阳台暴晒衣服,影响小区的漂亮,房主会有定见,由于这会影响客户对住宅小区的点评。

他第2次到德国,腌了一些咸肉,又暴晒到阳台上。这一次,他用艳丽的装修包装纸将咸肉裹起来,做成喇叭状,远看、近看都十分艺术。有一天刮劲风,吹掉的包装纸落在楼下邻居家的窗外。他的女儿就赶忙下楼去拾掇包装纸。

德国人很留意对孩子规矩知道的培育。一次,在距姐姐家不远处的草坪上,一个年岁稍大的德国男孩儿凭仗武力抢了另一个小男孩儿的玩具,成果刚好被自己父亲看到了。大男孩儿的父亲对儿子说:“莱昂,赶快将玩具还给亚历山大,并向他抱歉!”那个叫莱昂的男孩儿不依。父亲又说:“你假如不去抱歉,我就只好代你去向亚历山大抱歉了!”过了一瞬间,这位父亲公然仔细地将玩具交还给小男孩儿,并代儿子向他道了歉。人人都遵守规矩,才干营建更好的日子环境。

培育道德不靠教训

在德国人心目中,有这样一个观念:杰出的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训的。体现在详细的道德涵养中,便是不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道德原则,而是要求孩子从心灵深处、从日常日子中懂得和了解伦理道德。

德国中小校园里的思维道德教育,一般称为“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许“社会化进程”。其意图不是让孩子建立远大理想或许争当舍己救人的英豪,而是让他们懂得往常做人的底子道理,怎么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首要包含四个中心观念:酷爱生命、公平相等、诚笃、守信。

德国的校园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含释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首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而这,被认为是对孩子道德和涵养培育至关重要的。

不仅如此,大都德国校园每周都安排班级评论,选取一些校园里或许社会上发作的工作,让孩子宣布观点,一起评论,自己去领会和判断是非对错。此外,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法。在咱们一起参与的游戏进程中,让孩子懂得顾及与谅解他人,懂得怎么与火伴协作。德国校园还遍及鼓舞孩子养殖小动物,安排学生到养老院陪白叟谈天、为慈悲安排募捐及参与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育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才干。在德国人看来,诚笃不是一种孤立的道德,而是跟自重与尊重他人、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联络在一起的。

德国教育让孩子能独立考虑

十岁的儿子喜爱自己做吃的,常在放学后问可不能够做蛋糕,只需容许他,什么都不必操心,过一瞬间,蛋糕就能端到跟前请妈妈品味,滋味都适当不错。

有一回,他很骄傲地声称:“妈妈,今日我来煮饭。”之后翻菜谱,跟他爸到超市自己选材,回家后就在厨房忙上了。从饭前汤到苹果汁,从正餐到各自点的饭后甜点,做爸爸妈妈的只管享用。正餐是很正宗的德国饭,煮猪肉、马铃薯面包团子和紫包心菜。你甭说,滋味还真地道。上甜点时,儿子在一旁嘬着一根冰棍,看着老爸老妈享用他做的晚餐,很满意的姿态。

跟国内婆婆打电话说到这事,老太太也挺快乐,觉得小孩子应该锻练一下。老太太又问孩子正在做什么?告知婆婆,儿子在给小雪人织一条小围巾,这是校园手艺课的作业。老太太乐了,直说德国校园的教育方法很好,能让孩子从小学到不同的东西,不像国内死读书,将来长大了什么都做不来,全要靠爸爸妈妈。

婆婆的话引人深思,其实在国内和国外日子的小孩不同最大的是生长的方法不同。德国家长一般关怀孩子在校园里开不高兴,喜不喜爱去,为什么。而我国爸爸妈妈则更关怀今日上什么课、学了什么以及考了多少分之类的问题。我国孩子大多优异、聪明、吃苦、成果好。去年在德国举办的世界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上,我国队获集体总分第一名。这已是我国队近六年来第五次荣获这项冠军。

但我国孩子上学压力大、常识面也比较窄。有的小孩从早上7点自习开端,除了3顿饭,底子上便是学习,功课要做到深夜,手上提两公斤大米走不了几步就喊累。朋友带女儿回国省亲,一次她女儿以没时刻为由回绝小表哥的恳求,招来那男孩的痛斥:“你没时刻!你整天舒舒服服,又没什么作业,每天都能够玩,还说你没时刻,你知道什么叫没时刻吗?看看我,才知道什么叫没时刻。”

那个我国男孩每周只要半响时刻能够玩。平常上了一整天课后,还要参与数不清的各种名意图补习班,比方说奥林匹克数学、绘画、音乐、英文等等,放学后功课往往要做到天亮乃至深夜。那些补习班美其名曰“自愿参与”,但实际上是每个孩子都必须交钱参与的,假如不参与,就或许招来校园的轻视。我国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下生长,压力之大,假如不亲身经历,很难想像。

相对来说德国小学生轻松许多,只上半响课,一年级算术只需求知道1到20,看上去要求很低。但德国人特别仔细,教师修改起作业来,小孩写字母的方位放不对都要给纠正过来,在讲堂上教师要求仍是十分严的。他们有一门很重要的归纳课,适当于地舆、前史、人文、文明、宗教、常识和政治等的归纳体。触及的规模之广让人惊奇,短时刻内居然学了那么多常识。有时还要在课上作陈述,教师会给出相应的标题让学生们自己找材料。因而,孩子们从小独立性都很强,也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总的来说,德国小学的教育比较轻松,回家后作业最多也就一个多小时就能够完成了,放学后有更多自在时刻。看到他们小小年岁自己上图书馆,上网查找讲堂作业材料,煞有介事地预备讲堂演说,有模有样,感到他们真的很老练。

不要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会耽搁孩子。其实上中学后,功课就许多了。德国从5年级开端分校园,普通中学、中等中学和文理中学。只要文理中学的孩子(大约20%)将来可凭结业考试成果上大学,普通中学的孩子会去上职业校园,中等中学上中专和专科院校。这样,能够防止一切孩子都面对考大学的压力,各尽所能。文理中学课程多,对有才调的孩子能要点培育,因而德国人在工业、科技等范畴中有许多顶尖人才。没有读书天分的孩子能够在某一职业做职业培训,早点走上社会。所以德国人在各行各业都是那一行当的专家。至于那些老练晚的孩子,能够从其它校园转入文理中学或参与其结业考试,仍是有上大学的时机。

当然德国的教育制度也存在不少坏处,人们也看到了这点,整天呼吁教育改革。不过再怎么改,德国小孩仍是会有玩的时刻。朋友从国内回来后,最大感受便是:“在德国,每天下午随时、到处能够看到孩子们在外面游玩。可回到国内,大街上底子看不到小孩在玩儿。”

德国孩子玩归玩,该把握的常识也没少学。整个社会各司所能,因而能出成果的德国人也不少。无怪乎,德国的政要评论起问题来,思路灵敏,能说会道。在许多方面如汽车工业、化工、医药、经济、高科技等德国一向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诺贝尔奖得主中不乏德国人,有的高校一数就有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只需看德国人怎么在校园打下独立考虑的根底,怎么快乐地长大,就会理解原因了。

版权阐明:

本文转自 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络咱们删去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