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教育在线资讯正文

高考状元为何放弃香港大学与香港大学定位有一定关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08-24 03:14:33  阅读:3495 来源:自媒体 作者:老囧曾看军事

原标题:高考状元为何抛弃香港大学?与香港大学定位有必定相关

从1998年开端,香港高校开端接收内地高中生。香港高校参加招生后一开端形成了很激烈的气势,许多高考状元挑选香港高校,比方香港大学,承受进修。但是,在2013年,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在入学一个月后挑选退学然后上了北大,一时引起轰动。而从近年的招生状况来看,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取得的高考状元的份额有所下降。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在全球排名是十分靠前的,其国际化办学的程度和理念也常常深得内地家长喜爱。不过应该看到,相似刘丁宁这样的国学爱好者,去港大中文系毫无疑问是不合适的。北大的国学会比港大更强。能够做出这种断语的原因在于香港大学的定位。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建立于1910年,是时任香港总督卢押勋爵(Sir Frederick Lugard)与邃古集团协作兴办的,也是香港最早的现代大学。卢押以为,在香港兴办高等学府能够便利英国在我国东南地区与其他列强竞赛,并进一步加强香港本地精英对英国价值百科观的认同。换言之,香港大学与新加坡大学、马来亚大学相同,一开端便是殖民系统的一部分,是英国软扩张的东西。

卢押

1912年3月11日,香港大学正式开端招生,最早开设的是艺术、工程和医学三个学院。当然,因为英国人办学理念较为先进,而且学术自由度很高而且周边教育资源都很紧缺,因而香港大学的位置是较高的。在后来的开展中,香港大学的专业逐渐细化,1937年,香港大学增加了科学学院;1951年增设建筑学,并在1984年变为学院;1967年增设社会科学学院;1982年增设口腔医学学院;1984年增设法学院;最新的学院是2001年树立的商业与经济学院。从这样的办学历史上看,很显然,香港大学的技能型学科是很强壮的,而其扩张也与70年代香港总督麦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快速开展香港的方针有很亲近的联系。

1970年代的香港大学

不过应该说,香港大学的是英帝国系统的一部分,其满意了英帝国在许多详细范畴的技能需求,但是在战略决议计划上却是很弱的。在港英时期,香港大学并没有,也不可能承当政治、战略决议计划,这部分的决议计划中心一直在伦敦。这也意味着,香港大学的学科设置上,工程技能取向更强,而政治性更弱。不过说政治性更弱也不对,应该说更为荫蔽。比方最为典型的比方,香港大学的英文系比较侧重维多利亚年代的闺秀小说,比方《傲慢与偏见》、《理性与理性》,而关于颇有抵挡精力的拜伦、雪莱的著作基本不教授。这也是在无形之中消弭殖民地精英发生抵挡心情的一种精深技能。在英文文学范畴姑且如此,更简单发生民族主义共识的中文文学自不用多说。香港有关中文的高等教育组织需求比及香港中文大学建立才真实成型,此刻已经是1963年。

拜伦但是直接参加了希腊革新

正式这种东西性的定位,让香港的教育系统出现很激烈的尘俗、技能取向,而缺少更为深入的战略、政治决议计划才能。也因而,教育系统也更简单遭到简单化的概念、价值百科驱动,而无视实际政治所需求的根底和冷漠手法。因为英国人事实上并没有把香港视为真实的中心殖民地,而是视为一个早晚要偿还我国的节点。香港在英国帝国系统的战略位置事实上在70年代曾经就不高,《中英联合声明》后则进一步确认,所以这种东西性定位关于英国人而言是本钱最低的方法,也造就了香港教育的结构性问题。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